最近在阅读有关深度工作的拆书文章里看到很多关于现代人的不良习惯,对我来说甚至可以算是一种“暗病”。在工作中,学业中需要沉下心深度作业时会不得不被许多肤浅的事情所打扰,比如摸一下手机,查一下邮件之类等等,使得我们的效率变得越来越低下。
但因为工作学业的特殊性,哪怕前面做得拖拖拉拉也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完成任务。而读书这件事,和现在眼花缭乱的娱乐活动相比快乐回报值太低,前期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又太多,并且这件事本身就不存在强制性。也许在刚拿到书的时候会兴奋得想要跃跃欲试,而在读了一段时间之后不得不被其他东西所打扰到很容易就会被放在一边不在前进,很多人因此无法好好的和书本进行一次深阅读。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太过丰富,快乐也太容易得到。打开一个视频看上几分钟的段子都会让人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而靠这样获取到的满足感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读书的好处我们都知道,但能把它实践起来却要抵抗众多诱惑才能进行。而深阅读这本书再次跟我们罗列清楚书籍的意义以及如何正视读书这件事,顺着作者的思路捋顺也让我们反思,我们应该如何对自己的书籍进行正确的深阅读。
像读书的目的和意义及益处,都是属于“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的范畴。而读书并不是仅仅让你阅读文字了解字面意思,而是要通过深阅读让自己的思想成形并继续往下深入,巩固自己的判断力,决断力。在抵抗诱惑的时候还能锻炼你的精神力,通过不同的视角懂得审视自我为自己的人格重新塑型。
这话听上去虽然有点略显装逼,不过书中也提到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会遇到不少的人。这类人会让我们感觉到他的沉稳气质,严谨的逻辑和文雅的谈吐或是温文尔雅,妙语连珠但讲话确是滴水不漏。不能说她们的社会背景和成长经历会有什么相似之处,但我相信她们看过的书籍一定不少。我们都会被聪慧博学的人所吸引,正是因为她们在读了那么多书籍之后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气质。
深阅读在序言中的措辞感觉格外严肃,作者对日渐消亡的读书文化感到惋惜,甚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阅读量也变得非常匮乏。
在只有口头语言文化的远古时代,人类耗费了无数年月,也未能实现文明的大进步。直到后来文字的出现,人类才掌握了积累、传递知识的技巧,继而四大发明诞生,社会开始飞速发展,直至今日。人类的发展历史是由书构筑起来的,也是由书传承下来的。
在深阅读中,作者不止一次的批判当今社会流行起来的那些“肤浅”文化,追求太易得到的满足感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但也理解,在如今庞大信息量的洪流中想要得到什么信息只要有一部手机或者电脑想要知道都很容易。当舒适成为理所当然,不舒适的状态就会变得难以忍受,于是也就不想做读书这样麻烦的事了。
在此作者也提出了一个观点
我们也许正生活在一个”信息匮乏“而非”信息过剩“的世界里。
身边正好有些朋友也提过,想通过阅读来增加自己的视角提升思想深度,但因为长期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变得无从下手。在这方面,书中的干货就非常有帮助了,在选择书籍的方法中,有几个还是我从未尝试过的方法。而对于已经有一定的阅读习惯和了解自己阅读目标的人而言,持续读书的习惯也能提供很多帮助。读书这件事让人不在觉得枯燥,甚至可以成为一种锻炼自己以及延展社交的方式。我想,通过这种方式的社交一定会让时间过的非常有意义,在事后我们能得到的精神满足持续性会远远大过于肤浅事物的回报。
在书中有一段内容让我觉得印象深刻,并且视角独特。这给予了像我这样的学渣很大的动力。
人类的基因有99.5%是完全相同的,而个体能力的参差不齐,是由每个基因的“启动“程度决定的。接触一流人物,就是启动基因的一种手段,而书籍就是让我们与一流人物对话的媒介。每遇见一位先驱伟人的格言警句,就相当于启动一个基因。这样的状态若能长久维持,就会形成习惯,而一旦形成习惯,这之后,就全在于自己想把心态维持在什么样的水平上。
在整本书中,作者还会不时穿插着其他书籍的介绍在里面。顺着深阅读的思路下去,在读完之后我们不仅得到了许多干货还得到了一个完整的书单。我想,作者就是借此想通过阅读一本书的方式给予读书新手一些贴心的提示,再结合自己的特性寻找读书习惯开端的切入点,在这方面我觉得是非常非常棒的。
总体给四星,因为最后的读书技法那一章感觉略显单薄与前面的众多金句干货相比就稍显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