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月桃花雪
在唐代,有位禅宗大师,叫青原行思,他曾经提出过一个关于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
这原是佛家公案,但是放在世俗中来看,也是妙极,已被引为人生的三重境界。其实佛家思想,原也是作用在世间的。
不管是入世的俗人,出世的佛家,来参这三句偈语,想必也是会参出无尽的人生哲理来。正所谓是各花各入眼,人人不同思。
且看这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说的是人生最初的本质。
看待任何事物都是以直观的心思去对待,山,就是山,是没有任何修饰的山,水,就是水,是没有任何修饰的水,就是自然物质。
而人的眼界去看待这些事物时,也是没有修饰的,就是最本真的,所谓是我眼观我心。
而人生的种种情绪,喜怒哀乐,贪嗔痴念,也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哭便哭,笑便笑,是无所牵挂的本心状态。
再看这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么人生经过成长,或是经历人事以后,就会有体悟,有思索,会从这是什么进入到这是为什么的一个阶段。
这时你再看山,看水,看世间的世事变幻,便会产生思考,自然界的山与水也仿佛不再是存在于自然界的山水了,而是随着人的哲学性思考,进入到一个哲学阶段。
山为什么是山,水为什么是水,山水的象征意义变化无穷。
山之沉稳可以喻仁者,水之灵动可以喻智者,仁者因山之沉稳而向往之,智者因水之灵动而向往之,智者乐,仁者寿。
其实念皆随心转,这可谓是达到了修习自我的一个阶段,万事万物都可以推己及人,推人及己,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感悟。
然后是这第三重境界: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个阶段就是从这是为什么进入到知道这是什么,对事物的本质了然于心的状态。
山水草木,原本有其美,人生天地间,原本也是相生于自然,故而亲近自然时,若能相融其中,在其中得到自在,实则是大彻大悟也。
这是一个超我的阶段,它超越了自我,可说是站到一个融入自然,或说是超越自然的一个角度去看待事物,事物的本质已能被我所掌握,我的内心已是有风无风,我心不动的境界。
能达到第一重境界者,是世俗间的凡人,达到第二重境界者,是智者,能达到第三重境界者,便可称之为圣人了。
在第一重境界的凡人,不可谓不好,自在其乐,无所牵挂,无所追求,亦是一种简致人生。
而在第二重境界的智者,比之第一重境界,就多了人性及万物于我,我于万物之间的联系的思考,或可说是对事物本质的追寻。
那么这个过程不一定是愉悦的,有可能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与世间的较量,但是一旦悟出真理来,以慧眼识清事物与本质的物化联系,便会神智空明,对待世间诸般幻象,大约能多一些清醒。
在第三重境界的人,实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这看似是一个循环,回复的过程,但实际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本相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看似无变,实际已千变万化,却是万变终回其宗。
与青原大师的人生三境界之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有近代的著名学者王国维,他也曾提出过人生三境界的说法。
谓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话原是用在做学问,做事业上的,用在人生的种种,也是甚为精妙。
以三句诗文喻人生的三重境界,能有这样的体悟,首先已经可以称之为一个智者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做学问也好,做事业也罢,都离不开世间事,人生态。
首先也必得是好好的端详这“天涯路”,把这“天涯路”瞧仔细了,知道这是什么,才知道是要去做什么,才能望而生义,为事而不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何人憔悴?为伊。“伊”,可谓理想,可谓事业,可谓思索的形态,也可谓大道理,皆可。
思,就是一个求变的过程。变,则是思索的行为与结果。正因为这个过程充满了辩证性与矛盾,所以才让人“憔悴”的很。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已达恍然大悟的境界,人生回转几何,终于明了“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到了此时,本相与本性已合二为一,超然而自知,已达到一个近乎圆满的境界了。
我们都是在这世间修行的人,求的是明理,求的是悟智,至高的,求的是放下贪嗔痴。
之初,你看山,我看水,万事万物都是它的本原模样。
然则,追求愈多时,迷象愈多,这贪嗔痴即是洒向世俗的一把迷沙,此时便不见山,不见水,唯有世相万千,似是而非。
当拂去这些迷尘时,清风明月,自在笑红尘,那么,这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任他世俗幻相再多,我也自可以一笑了之。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