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堡

黄堡文化研究 第121期
作者:和谷
编辑:秦陇华


南凹远眺黄堡

我写了多年文章,有关故乡的事情也写了不少,但就黄堡来命题,似乎还没有做过。我想这不是疏忽,大概是因敬畏而慎重的缘故。

无疑我是从黄堡走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脚步走向了愈来愈广阔的空间。就如同旧宅门前沟里豆粒般滚动的泉眼,丝丝缕缕浸入季节河,由漆水小流域进入渭河,然后被浩浩的黄河所接纳,汇入海洋。多年前,从镇南小站踏上西去列车的那一刻起,我回望着祖父挥舞在晨光里的苍老的手臂,是否该意识到“生活在别处”的命运就这样开始了。向西,向南,甚至更远的西方,都城,海岛,涉足更多的地方,在履历的迂回往返中,心事愈是溯流而上,每每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

我们祖辈世居的小村落,几乎一直在这个镇子管辖之内,赶集跟会是乡间沿袭已久的节日。尽管相距只有十多里路,在我童年时的眼里,镇子却是个热闹的大地方,市里、省城更难以企及。镇子是个神奇的地方,可以把自家的猪羊鸡蛋、五谷果木拿来换钱,买得食盐花布及日常使用的物品。镇上的牲畜市场和杂货铺的气味,至今还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在镇南的大戏园子里看过古装戏,坐的是石墩子,曾祖父嫌别人挡住了视线用拐棍叩过前面的人头。也就在那个戏台子上,我领过初小阶段优秀儿童的奖状。还有,在桥东的照相馆里拍过一张衣帽不整的像片,它一直跟随我走南闯北,漂流天涯。在约莫十岁的时候,我便告别乡村小学,怯生生地拥抱了这个地处开阔川道里的小镇。

黄堡该是我最初的一个驿站,我的高小和中学时代是在镇西的学校里度过的。高小的校舍,原先是一座古庙,那森严的门楼和屋堂,以及明镜般锃亮的青石台阶和路面,在阴冷中有一种值得尊敬的生机。我们在用朗朗的书声,驱散旧址上的梵音或祈祷。寄宿于也许曾是和尚们住舍的厢房里,隔三差五地要回家里背一口袋馍,甚至遇雨天收起布鞋光着脚往返于泥路上。记得有一次,轮我看号,也就是在宿舍值勤,没馍吃了,饿了两天肚子,头昏眼花,知道什么是饥饿的滋味了。街市上的油糕很诱人,车站旁的油茶也很香,可惜从兜里掏不出一分钱来。物质是贫乏的,进取心却如越燃越旺的火焰,乡下少年的学业在激情和忧郁中与日俱增。

原谅我那时的知之甚少,我们把校门口满河岸的瓷片当垃圾,殊不知在历史上的北宋时期这里炉火熊熊,瓷业兴旺,史称十里窑场,是著名的耀州窑遗址。史称从唐朝时,黄堡就开始烧制瓷器,北宋时已达到鼎盛期,烧造工艺精湛,瓷器远销异域。宋代黄堡隶属同官,同官属耀州管辖,黄堡镇出产的瓷器又是在耀州销售的,那么这里的瓷窑就称为耀州窑了。到了金、元时代,窑场由此扩张至陈炉一带,方圆百里,烟火缭绕,该是怎样一副“炉山不夜”的盛景呢!耀瓷以青瓷见长,以刻花装饰精巧著称,纹样上的花卉、动物和人物活鲜生动,冰裂纹的刻花有一种浮雕的审美趣味。

但幼时的我,对这些高深的古董浑然不觉,只谋划从陶瓷厂的废品堆里捡一截瓷管子,扛回家可以当烟囱。有个周末,我溜到河岸边的瓷瓦堆里,捡了一根几十斤重的瓷管子往家扛,怪我自不量力,感觉越扛越重,三步一歇地累到在原畔上,是上中学的舅舅路过搭救了我,那时的漆河水不小,夜里躺在宿舍的土炕上想心事,哗啦啦的流水声就在耳边作响。洪水期过后,河水清亮亮的流得很湍急,在平缓的河床上可以看到游动的金色的小鱼。有一回下河游泳,在漩涡里游不出来,呛了水,还让瓷片割破了脚掌。那釉色奇妙的瓷片,也许是远古的精灵,在废弃的处境中想潜入少年的血脉。之后在书中读到了这块地方的神奇,便微笑了。

黄堡,是缘于那座黄土构筑的古寨而得名的吗?显然不是。黄堡曾在1500年前的北魏设县的事,也是后来从典籍中读到的。有史料说,北魏孝武帝永熙二年(公元533年)设黄堡县,旧址是在北寺。又一说,当时的铜官县曾设在高坪原,后将县西北部划入宜君,南部设为黄堡县,县治在今黄堡南三里,西魏末年撤销。这其中的一北一南,是县址迁移还是史志误记,有待细究。尚有残余的古寨,当筑于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是说于旧城北二里另修一城,故名新城。这么说,当时的旧城是在南边了?那座屹立于镇北的古寨,堡墙残存,临漆水而依土崖,十分的雄壮。寨城内半民半商,上个世纪初叶商号逐渐下移于镇街。我从未有机会上寨子看过,但它在镇上轮廓的方位是显著的,是在印象中抹不去的。一次去石坡里,路经寨子旁的大路,望了一眼破旧的堡垒,心想:这脚下的路也许就是原来那条通往北原的桥形小道了。若站在这制高点上,可以一览镇上的风景。

记得街西头有一孔土洞,出了洞是小河那,街南头也有一孔洞,好像是石头砌的,通过河东沟和镇政府,洞子顶上有火车轰隆隆驶过。正是这条从大城市伸延而来的铁路线,将近代工业文明的客人,引入了我们这个游牧部落与农耕台原交汇的边缘地带,让旧同官成了世纪的煤都。它攫取了这块土地底层的宝藏,也为这一方民众带来实惠。这条铁龙,呜呜地叫着,使古镇有着一股抖擞的精神,连十里之外的家乡的庄稼人在吆牛犁地时也受到时间的警示。城市化的企望,其实已经从哪个时候就悄悄地萌芽了。

也就在这个小火车上,我在送父亲作为民工远行去修西安至侯马的铁路时,曾追赶火车数里,天真而勇敢地以为可以追赶上它,结果当然是哭鼻流涕地回家了。记得手里还提了一个灌满菜油的油罐子,慌忙中跌倒摔碎了,油流在地上是捡不起来的,指头上只系了油罐绳儿,走了好久才记起扔掉它。曾随祖母坐火车去耀县逛过药王山二月二的庙会,幼稚的心里埋下了神秘和恐惧的种子。上中学时坐火车去铜川参加静坐,以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时候来到了,结果先是在车上丢了粮票钱物,后是在武斗的枪林弹雨中被祖父拉回家种地去了。如今还乡,沿高速公路归来,在车站附近下车时,迎着携带煤屑和尘土的风,总想走走看看,寻找童真的遗趣。

参加过镇上的中秋乡党会,我感觉到了作为一个黄堡土著人的亲情的暖和。我觉得黄堡变繁荣了,但在大千世界中,它不是发达的,是发展中的,正生长富丽的梦想。而一成不变的是我的念想,它会随着时间的消失和推移,将愈来愈见份量。

2001年12月,选自和谷散文集《还乡札记》,整理:张耀峰,插图:王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