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花开的季节,青椒数学邂逅百人微认证课堂,三个小时的直播学习时间飞快而过,收获满满,虽然也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说明还需要努力学习;其实对两个打卡作业都感兴趣,特别是听了李老师的案例分享,那些教学活动那么生动有活力,综合性也很强,但是由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存在很多不足,所以我选择尝试与经历。
《分数的意义》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要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通过1/4来表示分数的意义教学活动时,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整数平均分,过渡到把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从而掌握此内容的知识要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折一折、猜一猜等教学活动,了解分数的由来,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体验、感悟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单位“1”以及分数单位;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彩笔、A4纸
教学活动:
一、课前活动:折一折
课前为每个同学准备一张A4纸,让学生分别通过长和宽进行对折,观察折成了几个小长方形?(感知平均分)
二、课中活动(一):量一量
用米尺量一量讲台的长度,用米做单位。(当不足整米时,学生会产生困惑,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体会分数的由来。)
课中活动(二):猜一猜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用于生活,通过已有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经历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是数学学科的本质。在教学该知识点时,首先出示具体情景,让学生在质疑中通过多元渠道寻找解决办法,然后引出新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例:中秋节家里购买了4个月饼,一家4口人分,每人能分多少个?学生能顺利回答出每人平均分1个(教师着重强调平均分,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同时也为新知作好铺垫)。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继续提问:如果只买了一个大月饼,4个人又该怎么分?这时需让学生大胆猜测,阐述各自观点(教师耐心倾听,综合大家意见,选取最佳解决办法)。
课中活动(三):概念教学
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概念“一个整体”即单位“1”(一个月饼是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把它进行平均分割,化整为零),从而引出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个人分得这个月饼的1/4。这时请四个同学说出自己拿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模拟情景,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经历、体验、感悟1/4的形成过程),从而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然后从分月饼的具体情境抽象出知识的本质,一个整体包括单一的个体,还包括一个组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
课中活动(四):举一反三
根据概念“分数的意义”、单位“1”、“分数单位”,列举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予以举例阐述。(关注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和逻辑性,要反应出概念的本质。)
课中活动(五):涂一涂
根据课前活动所折的图形,用彩笔涂画出这张纸的1/4,小组之间相互检查,用语言描述自己是否已涂1/4。(考察学生的实际判断能力,着重检查学生所折总份数和是否平均分。)
三、课后活动:动手操作与实践
调查或测量校园的总面积和绿化面积,估算绿化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几分之几?(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整个活动设计流程比较简单易操作,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强化感知,学中做、做中学,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