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初雪总是伴随返乡的大学生和外出工作的年轻人造访潜江这个江南小城,然后还未及新年的钟声敲响,曾经从乡镇迁移而来的人们,又会纷纷赶着最后的列车离开这座已经过分拥挤的城市。
在任何城市,迁入和迁出已然成为常态。
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们瓦解掉一往无前的盔甲喊出“逃离北上广”的口号时,我们才真切感受到,人口迁入的大潮除了带来无限的资源与机遇外,年轻化的碰撞和城市拥挤的疼痛也是真实存在的。而远离密织交错的城市网络,在路的另一头坐落着无数村落,也因为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飞速脚步,默默承受着无止境的迁出与分离。
与此同时,迁移浪潮下形成的“中”流砥柱
在人口迁移轨迹中,潜江这样的中型城市,扮演了一个“跳板”的角色。潜江是湖北省直辖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主要发展工农业经济,发展程度远落后于一线及省会城市。18至30岁左右的年轻世代大多外出求学、就业,每年人口迁出量巨大。而相比其下所属的乡村县镇更加发达,早年从乡镇村落迁移上来打工甚至定居工作的人们,大多留在城市里稳定发展。
它接纳了从乡镇迁移上来的群体,又孕育着降生于这里的年轻人,最后将年轻的世代送往更加发达的一、二线城市。迁入与迁出使得潜江整体年龄比列不断向中、老龄倾斜,这些35到50岁左右的中龄人也成为了城市中的“中”流砥柱。
在城市规模上,如果将整个国家的结构比作一颗水滴,发展较快的一、二线城市处于尖端上层,较为落后的乡镇村落匍匐在水滴下层,而潜江这样发展速度适中,且往往被忽略、少受关注的中间层,却以最为庞大的数量存在于整个国家的发展躯体之中,无声地吸纳、倾吐。
“绵延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孤独”
当故事伴随着离散、衰老、缓慢的情节时,人们更习惯于去寻找比眼前所见更加深入痛苦的东西,仿佛惟有生老病死更深刻,惟有悲剧更动人。
儿女外出,收入平平,缺乏年轻生命力的小城市,似乎是孤独发酵的绝佳场地。我们走访了5个子女大城市上大学或者工作的当地人,试图去了解在这样年龄比例失衡的结构下,中龄群体的内心状态。
“孩子在外读书,会希望他以后回家乡发展吗?”
“这个要看他自己的想法,只要他以后发展的好生活得幸福就行。”
“会想念他们或者觉得孤单吗?”
“想当然会想,但也不会孤单,毕竟现在网络发达了,可以视频聊天什么的,想去看他们坐动车坐飞机也很快。”
“平时下班,都进行哪些业余活动呢?”
“很多,踢毽球、游泳、朋友一起聊聊天吃吃饭都很开心”
……
五个彼此没有关联的家庭,五种不同的职业。其中一位企业单位的上班人士表明自己不善交际,性格比较内敛,觉得生活无功无过,并玩笑地说道目前只缺钱。其余四位无论是赋闲在家的自由职业者、收入高时间宽松的商人,还是工作忙碌的吊车司机、按部就班的上班族,都表现出了我们意料之外的态度。
即便生活在高楼大厦中,邻里不相熟,家中只有夫妻两人,人们却能通过自己以充足能力与时间发展来的人际圈获得快乐。在对话中我们了解到,除了大家常常听到的“广场舞”,这个城市中的人还发展了很多健康的集体活动。比如每个公园的空地上都会有一些中龄人围成一个个圈踢毽球,无论相识与否,散步路过的人凑上来踢一脚都可以加入到运动里来,长此以往大家甚至将其推广成了一项全民运动,并且成立了专门的“毽球协会”,一起运动、交友。
除此之外,跑步协会、游泳协会等等也因为这群热情又“青春活力”的人们兴起、发展并且壮大。自由职业者蔡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虽然都说我们潜江人喜欢享受,但我们享受的不是物质,是生活。”蔡女士还在采访中透露,自己以前虽然喜欢打麻将,但那都是为了消遣时间,现在和朋友们每天一起运动,健康又快乐。
如果要概括这群可爱的中年人的生活状态,或许就用毽球协会的微信群名称“续写青春”四个字最合适。因为在与受访者的交谈中,我们感受不到对生活的烦恼、厌倦,更多的是对现有生活的知足、对健康快乐的美好追求,而所谓的“年轻人外迁”“孤独感”“中龄危机”等等这些关键词,反倒成为了我们先入为主地给他们冒昧贴上的标签。
在平原旷野上等风来
江汉平原,鱼米水乡。在中国中部的中型城市里,这么多的中龄人定居在这里工作、生活,成为了这座小城的中流砥柱。稳定的经济收入和社交圈带给了他们惬意的生活;城市的中速发展节奏让处于“水滴”中央的躯体得以吸抱住上下两端,维持整个饱满完整的躯体;而国内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交媒体和快捷交通方式,不仅缩短了他们与子女的距离,更让他们年轻的心得以舒展绽放。
在2011年的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潜江荣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并且名列第五。因此在采访中,我们请每个受访者对自己的幸福感打分,答案普遍为8~9分。另外一两分的进步空间,则是希望能将自己的身体锻炼得更强壮,把自己的情绪管理更好一点。
而在问到以后会不会考虑和孩子一起到大城市居住时候,答案一致是:不会。孩子目前在国外留学的张先生说道:“毕竟都要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能影响他们,而且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就很惬意,再换新环境反而不习惯。”
或许这一代人的迁移就到此为止了,但他们对于幸福的追求还远远不会结束。
采访中,受访者们对现阶段的城市发展水平、自身的经济水平、就业岗位都表示没有更高的要求和计划。他们的幸福不像水滴顶端的欲望那般稀有,又不像底端的需求一般触手可及,而是恰到好处能实现的愿望,就像金黄的稻穗在平原旷野上等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