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北京,
红星胡同(原无量大人胡同)拆成了废墟。一位长着欧洲面孔、
操着流利京片子的女士,
把北京规划委员会告上了法庭。
这是一桩极具戏剧性的官司:
原告华新民,
拥有1/4中国血统,
却是著名的胡同“职业保护者”;
她曾为无数宅子奔走呼喊,
然而冷不防,
自家老院子被拆了。
更巧的是,
被告北京规划委员会,
正是她的中国祖父、混血儿父亲
曾经前后供职过的单位。
一切还要从100多年前说起。
1904年,华新民的祖父华南圭,
是被官派法国学习的工程学先驱。
大清王朝结束后,
他提出“还城于民”的观点。
今天景山和故宮之间
那条绿树成荫的景山前街,
就是1913年华南圭主持开辟打通的。
人们如今随便畅游的皇家禁苑
景山、颐和园,
也正得益于他在1928年提出开放。
华南圭在法国时娶了位波兰姑娘,
后来诞下儿子华揽洪。
新中国成立后,
在法国已经事业有成的华揽洪,
却决定回北京参加建设。
1951年,北京城面临改造。
华揽洪在父亲的基础上做出甲方案,
留英的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
则在梁思成支持下做出乙方案。
两者对城墙的存废程度、
中央行政区的安排,都存在争议。
但它们有一个共识:
保护绝大多数胡同片区。
然而,
这两个方案最终均未被采纳。
胜出的是苏联专家方案:
让北京模仿莫斯科,
把建设集中在旧城之内,
并以天安门广场为行政中心。
在一片改造、拆除声中,
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奔走呼告,
不止一次为城门、牌楼和古建筑落泪。
华揽洪则对苏联专家的方案颇有微词,
认为是“把庞大当成伟大”。
他反对把苏式建筑硬搬到北京,
更批评苏联建筑拙劣:
在莫斯科,要闭着眼睛走路。
最终,他被打成了右派,
无法再正常执业。
无论如何,
北京城面貌由此改变:
新城建在旧城上,
大量人口涌入老北京。
无数胡同民宅被私搭乱建,
尚能苟延残喘;
但城市不堪重压,
所谓规划,早已乱了章法。
到了上世纪90年代,
随着房地产热,
数以千计的胡同被陆续被拆。
华家第三代华新民,猛然意识到,
宁静和谐的千年古都正在一寸寸消失。
于是,她由一个专职家庭主妇
变成了古都文化保护者。
华新民单人匹马,
展开了保护老北京的行动。
十多年来,
她不断走访四合院、给相关部门写信,
阻止各种不合法的拆迁。
她还办展览、出书,
并联合了越来越多同路人,
包括新华社记者、《城记》的作者王军……
最终,
保护老建筑及其北京文化,
成为一种舆论声音。
她的奔走不休,
有时在外人看来,
显得格外的“轴”(爱较真、认死理)。
在CCTV的访谈节目上,
她曾跟主持人有这么一段问答:
许多“常识”的本末倒置,
让人啼笑皆非。
但在21世纪初,
北京老胡同,
仍以每年600条的幅度在消失。
它们里面,
也包括华家院子所在的红星胡同。
后来与政府、开发商的对簿公堂,
华新民最终“败”下阵来。
除了真实感受到“拆”的切肤之痛。
她终于意识到,
老程和胡同保护已不是文化问题,
而是法律问题。
她在追根溯源中,
发现保护“私人产权”才是关键,
于是开始着力
帮一些人把上世纪50年代的房产权
和建筑蓝图“要”了回来,
让房子真正的主人回家。
华新民说,
人一旦有家可回,
自然会好好珍惜,并给予它最好的照顾。
当人人照顾好自己的家,
城市就会有自己的历史,
有自己的故事和格调。
华家三代人,
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
从胡同的命运到私宅的产权,
一直想把最好的北京城留给“人”。
哪怕连自己的家都没留住,
今天的华新民,
依然如西西弗斯般走在路上。
正如有人问登山者,
为什么要登山?
答案是,因为山那里。
对华新民而言,
为什么要保护老北京老胡同、
私人产权?
因为有一种美好且合理的生活,
很快就变成“曾经”,
但这一刻,
它还在这里!
▲ 图片源自网络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