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起公众号起名的问题,我提到[源来是小米呀]不好搜,想着换个名字。
他答道∶“功利性不要太强,平淡一些。我看你好几次提到公众号没有粉丝,没有阅读量,前期还是以内容为主……”
当时,我正在忙着手头的事情,看到消息回复,一下子怔住了。
我想到改名字,是因为其中的“小米”字样容易侵权,不过确实,公众号改名字是件挺严肃的事儿,不应该随意变动。
其实,我很喜欢这个朋友,虽然相识不久。并且他也在做公众号,文章非常有可读性,是能吸引我的那种风格。
他说的有道理,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某一时会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功利心太强。
或许,他也是随意一提。
从我发文到现在,我只在这个 一个没人看的公众号还有继续做的意义吗?推文中提起过没有粉丝、没有阅读量。
这篇推文是我从简书上得来的灵感,当时我一气呵成,一吐为快。
2
功利心,百度上是这样阐释的,
其实,功利心谁都有,大方承认就行。
所有人都很功利,区别无非在于长期和短期时间轴的不同,有的人是急功近利,特别短视,给人展示出来的就是太功利;
有的人不计得失,他想的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以后的事情,给人的感觉是这个人不功利,其实他是在功更大的利。
功利心和上进心就像是一个天秤,一旦有一方过重或过轻,就会失衡。
你过分甚至偏激地去追求一些事物,那才是功利心在作怪。
3
高中的时候,班里无处不暗藏着竞争,我不乏也是夹入其中。
我也希望自己成绩优异,成为别人的眼中老师嘴里的优秀学生。我努力刻苦学习,是为了成绩,为了考上好大学,那我这样的人真的是很功利吗?
大学以后,期末明明过了及格线就行,但我还是愿意死磕,我试图踮脚去触碰更高的水平线。
我不觉得这是功利心太强。
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不是我的标签,我更喜欢义无反顾,跛行千里。
身边一些人会称我“佛系”,一些人也会称我“努力上进”,很多时候我也会颓废丧气。
这都不矛盾,都是真实的我。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
每个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也会不一样。你看到的我,是真实的我,但不是全部的我。
4
我看过一个段子,“编辑两小时,排版两小时,呈现两分钟”,这有夸张成分,不过也确实真实。
公众号运营已经24天了,这二十四天里我写了近两万字。每一篇推文我都有用心编辑,但不乏有很多内容还是不够好,不得不承认我的学历、阅历和经历都不够丰富。
我没有在互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没有花钱涨粉求阅读量,我也没有虚假宣传打广告……
每一步走来,我都是稳当和坚定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我们被洪流夹裹着往前走,我们给自己戴上伪装的面具,疲惫地迎合着一切。
很多事情即使有华丽的外包装,其内核也难免甩不掉功利的标签。我们大都是走在一天相似的道路上,却误以为自己惊世骇俗。
5
我很喜欢房琪的演讲:
在快餐时代下的我们,太急于求成了,我们理想的不够纯粹,也现实的不够彻底。但我们不想像你们口中那样,在25岁已经死去,只是等到75岁的时候才被埋葬。
这个城市让我灰头土脸,我还是会想办法在沙漠里开出一朵花。
上进心和功利心稍不留心就会失之偏颇,这个时候自己的度量和平衡就尤为重要。
或许,不久以后我也会走上征稿的道路,会推出更多优质的文章。大二下学期的课比较满了,同时我也想多读一些书,可能自己原创的推文会少一些,但我会一直坚持写下去。
不管这个公众号以后会怎样发展,这一定是我最坚定的守护。
在地铁上,在公交站,在排队中,短短几分钟,都可以看一篇推文,在这路遥马急的时代,我总有一句话能冲破禁锢,不经意地闯入你心里。
我始终都坚信文字的力量!
以上,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