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埋骨地,真的是骊山脚下的秦皇陵吗?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千古一帝秦始皇,其历史功绩和残暴统治,几千年来,后人褒贬不一。

近年来,传说中的秦始皇陵被准确定位,却又迟迟不能考古挖掘,个中缘由更是众说纷纭,疑云陡起。


为何“亡秦必楚”的项羽,烧了阿房宫,遍寻咸阳城郊也没有找到秦始皇埋骨之地?

就算打开了西安附近的秦始皇陵,里面也未必就躺着那个叱咤风云的一代帝王!

或者,就是一堆衣冠。


0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了中国。

为了示皇威,服海内,他多次出巡,原六国之地,尽在其巡游之列,场面浩大,车马绵延数十里,旗帜冠盖如云。

那声威气势,所过之处,百姓皆伏地叩首,战战兢兢。

当时还是个泼皮的刘邦见了,感慨长吁:大丈夫就该这样啊!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还是个愣头小子的项羽见了,脱口而出:以后,我要取代了他。

都想当皇帝,驭天下。


但秦始皇挟统一天下之威,东出巡游,声威达到了极点。

亢龙有悔。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第四次东巡途中遇刺,紧随其后的一辆副车被刺客用铁锤砸得粉碎。

虽未伤及自身,却足让秦始皇惊出一身冷汗。

六国虽亡,却有许多不甘亡国之士。

遇刺事件之后,天降陨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

随后,幽燕之地的大山中,出了一个疯疯颠颠的仙人,口中直念:今年祖龙死。

尽管可能是反对秦始皇的六国之后弄的厶蛾子,但也足以让想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寝食难安了。

这些异象,招招击中了秦始皇的软肋。

于是,在占卜之士的提议下,秦始皇为了避灾求福,开始了他第五次东巡,也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东巡。

冥冥之中,自有天数。

过得了江海,却过不了沟河。

封得了泰山,却越不过沙丘。


02

公元前210春夏之交,秦始皇的车队从咸阳出发。

向东,然后折向北,一路车辚马啸,施旗遮天蔽日。

秦始皇坐的是专车——韫凉车,长3米,宽1.5米,车内可站可卧,当时属最豪华系列,舒适型。

浩大的车队,以当时的行进速度,一天走30公里。

不巧的是,过黄河时,秦始皇不小心一滑,头重重地磕在青铜冰鉴上。

在后世人的眼里,秦始皇高大威猛、孔武有力。

但实际上,秦始皇自幼体弱,多病,且患有癫痫病。

经一碰一惊,加之不间歇地旅途劳累,又时值农历六七月间,赤日流火,天气炎热。

那时候的车上没有空调、电扇,再舒服也就是一辆普通的车。

巡游至山东德州平原县,秦始皇病倒了。

而且病得不轻,据后人分析,应该是脑膜炎、中暑、时有癫痫发作。

整个人是昏昏沉沉的状态,茶食不进,时有昏迷。

当时,陪他出巡的有丞相李斯,宦官赵高,上卿蒙毅,他的小儿子胡亥等。

秦始皇是何等人物!

纵使昏沉,他的意识还是清醒的,也知道是躲不过这个坎了,于是,趁自己还清楚的时候,抓紧时间处理后事。

任何一个皇帝,最后时刻的头等大事就是:立储!

他让赵高写遗书,给受命监军河套的长子扶苏:与丧命咸阳而葬。

意即:我就要死了,你赶快回咸阳即位,要把我埋在咸阳。

而这时候,一个惊天阴谋开始酝酿并按精心设计的步骤实施了。

危险总在悄悄里,惊变总在无声中。

灭得了六国,却掌控不了未来。

卧榻之侧,窥视者没有酣睡;

权力之旁,觊觎者已磨刀霍霍。

03

秦始皇此时在韫凉车里,已卧床不起,受命起草诏书的是赵高。

赵高是谁?胡亥的老师。

赵高是一个藏而不露的野心家,虽是一个宦官,却藏刃在胸。


平时对秦始皇惟命是从,但从其染病之时起,赵高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要把权力揽到自己手里。

况且,上天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于是,他内心酝酿的计划开始实施。

他压住了秦始皇给公子扶苏的诏书,不发。

他知道秦始皇已无法奈何他了。

他在耐心地等秦始皇死去。

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随行者中,只有赵高一个人能够接近秦始皇。

第二步,支走蒙毅,让其边关巡视,少了一个可能对自己不利的人。

在秦始皇痛苦的煎熬中,车队前行,终于到了河北邢台广宗的沙丘行宫。

这时,赵高发现,秦始皇已死了。

史书载:崩于沙丘。

一个问题来了,公子扶苏是储君,但远在上郡,只有除掉扶苏,才能使胡亥上位。

胡亥还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而且对赵高言听计从。

赵高只要扶正了胡亥,就揽住了权力。

于是,赵高说服胡亥,以李斯全家人的性命去威胁李斯,结成了一个夺权三人帮。

对秦始皇的死讯秘而不宣。

同时,以秦始皇的名义发诏: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良,赐剑自杀。贤良的公子扶苏只好自尽。


蒙恬被使臣羁押,后亦含冤而死。

赵高扫清了权力之路上最大的障碍。

历史,在一个不经意的地方,转了个弯。

这个地方,叫沙丘。

04

秘而不宣,是因为怕弹压不住,国不可一日无主。

没了秦始皇,龙椅空位,是一个太危险的空档。

对赵高来说,裹胁着胡亥、李斯尽快返回咸阳,扶胡亥即位,是当务之急。

赵高、李斯选择了一条回咸阳最近的路线:从邢台向北,经井陉、进太原、入雁门、过云中、抵包头,过黄河,回咸阳,约二千五百多公里。

邢台广宗距井陉160公里左右。

当时车队行进速度为一天30余公里,事急,心切,日夜兼程,一天也只50公里左右。

七月流火,尸体夏不过三,冬不过七。

据史载,车至井陉时,秦始皇尸体已臭气熏天。

为了掩其味,赵高李斯买了两筐鲍鱼置于车中,以惑众人。

而且井陉路段自古车不能并轨,马不得并列,车行井陉路,就是晃大神的节奏。

三天之后,尸体不仅糜烂,而且会成液体。

中国人信奉骨肉不可分离。

秦始皇的尸体,怎么可以带得回咸阳?

而且,就是走最近的路,也要走八十余天。

史载,到了农历九月,车队才回的咸阳。

纵使赵高李斯有一万个不情愿,也只能在古驿路旁,极其秘密地将秦始皇的尸体择地而葬。

以待三年后起柩。

胡亥于公元前210年即位。

第二年,陈胜吴广就起义了。

公元前206年,刘邦入了咸阳,推翻了秦朝。

根本就没有机会把秦始皇的尸骨运回咸阳。

人算不如天算。

骊山脚下,秦始皇用39年时间,修建的规模浩大的生命最后宫殿,宫殿里水银泻地的江河湖海,也只能留给后人无穷的浪漫想像了。

轰轰烈烈的秦始皇,寂寞无声的葬身地。

一冢黄土无人问,骊山何处寻秦皇?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084评论 6 50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62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450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32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70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74评论 1 30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2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80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414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99评论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73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70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80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1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52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65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89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