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国渊之间的对话,道出了东汉畸形的社会治理模式【深度好文】

图片发自简书App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史记中的尔虞我诈

建安十六年,曹操率军平定关中,消灭马超韩遂等大大小小十几个地方割据势力。曹操任命国渊为居府长史(负责留守任务),在此期间,田银、苏伯在河间县谋反,但最终失败了。

平定贼兵之后,负责平定的人员需要写战胜贼兵的文书,内容是自己在哪里,经过如何的努力斩杀了多少贼人,其实就是功劳簿。不过按惯例,写这种文书,往往要夸大,以一为十,可是到了国渊上报斩杀首级数量的时候,实有多少就报多少,这就不符合当时的惯例了。曹操得知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的奇怪,于是在一次开会结束,曹操就顺便问了他这么做的原因。此时国渊就说:“在征讨境外敌寇时,多报斩首捕获士兵数量的人,是想要夸大战绩,并且拿来让百姓去看、去听的。而河间在我们境域之内,田银等人叛逆,虽然战胜他们是有功的,但国渊私下里仍为这事感到耻辱。”

如此直接的一句话,道出了古代社会治理的难言之隐。

反贼是在冀州的河间郡出现的,当时的冀州牧是谁?就是曹操本人。东汉天下分为十三州,州的最高长官就是州牧,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在曹操的管理土地上出现了贼人,首先就得给曹操扣上一个治理不严的责任。其次曹操手下的将领前往平定,如果斩杀的贼人人数越多,就意味着这个地方治理的越不好,地方治理不好,州牧有责任,手下的将领以及地方太守就没有责任了吗?有,地方出了事情,地方官员都有责任,只是责任大小的问题。

然而东汉政府对其采取的态度是什么呢?首先是地方出现了贼人团伙,破坏了社会秩序,然后地方派人去剿灭,剿灭的贼人团伙越多,斩杀的贼人数量越多,那么政府给你记的功劳也就越大,功劳越大,自然就升得越快。政府对此种现象采取这种态度,就会在地方上滋生出“养寇自重”的不良风气。平时地方官员不作为,我得把邪恶势力养出来,然后等到他闹事了,我再派人去剿灭,这样既可以给上面领导一种我办事能力强的印象,也给你了下面老百姓一种会帮助老百姓的好父母官的印象。

所以国渊不愿意多报贼人数目,他知道贼人报得越多,就越说明自己不尽责任,他就越以此为耻辱。但是曹操也是聪明人,但他为什么不对这种官员不作为或者“养寇自重”的行为进行处理呢?

曹操也是不得已呀!他这次要是把斩杀贼人人数多的官员处分了,下次就没有人敢斩杀贼人了。所以作为冀州一把手的冀州牧曹操,他深知这里面的逻辑矛盾,下面的人把“功劳簿”上交的时候,曹操奖赏他们,就越发滋生“养寇自重”的风气;不奖赏他们,以后也就没人给他办事了。可以想象,曹操对这种畸形的社会治也感到束手无策呀。

东汉末年为何边境上的民族矛盾冲突不断,根本原因还是边境将领为了上交这本“功劳簿”,不惜放纵自己的士兵去劫掠边境少数民族,强行逼迫他们起来造反。一旦有造反,那就有了反贼,于是他们的价值就得到了体现,他们就可以率兵去斩杀这些所谓的“叛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得到朝廷的封赏了。殊不知这就是所谓的官逼民反呀!如若碰上文景皇帝还好,当机立断,换掉将领;如若碰上东汉末年的桓灵二帝,那国家灭亡也就不远了。也就因为桓灵帝的出现,造成了东汉边境冲突的不断,黄巾起义规模的宏大呀。

上之所好下必趋之,曹操当时官至丞相,对国渊的行为感到奇怪,就说明其也是表面上认同当时东汉政府态度的。曹操从小就接触东汉的官场,整个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提炼出来的,他并不会觉得这种畸形的社会治理模式有问题,这就是东汉政府对社会治理上不能长治久安的原因。

这种畸形的社会治理模式确实十分难治,因为这涉及到地方官员的切身利益的问题。为了这个利益,他就必须找些问题然后去治理然后上报功劳簿,这个问题最好是越大越好,那么他的功劳也就随之变大,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可是没有这种大问题该怎么办,那就去创设问题呗。东汉末年整个官场就处于这样的风气中,能不灭亡才怪呢!

所以在选拔官员的问题上,对于官员自身的道德要求上,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是越严格越好。曹操实行唯才是举,道德在所不问,但这毕竟是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乱世也确实需要曹操这种急功近利的手段,但是在和平的年代,就必须要在官员的道德素质上下大功夫呀。虽说不能彻底解决,但至少可以缓和这种病态的治理模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之前在李欣频老师的课堂上听她分享了这么一个故事,她曾经在冥想的时候遇到一个14岁尖叫让她抓狂想要推出修行的事...
    长尾巴绵羊羊阅读 1,023评论 0 3
  • 明明知道那么多道理怎么过好这一生?其实学了很多课程后,依然感觉还是有些没有做到,因为你学习的是别人的思维,一个你可...
    幸福高琪琪阅读 218评论 0 1
  • Nazi Propaganda: Out of the Cage : 评论纳粹制作的电影。
    三道贩阅读 71评论 0 1
  • 在工作之余,我都会看书、旅游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长此以往,伴随岁月流逝,我觉察到自己心理需要一种能量,但我不...
    每个人最后都要说再见阅读 282评论 0 0
  • 坐在自习室里的我实在是太困了。实在承受不住困意,头一偏,睡着了。 偶遇到了小哥。习惯地喊他小哥,在现在的这个年纪,...
    杨穗子阅读 38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