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因为小千的数学一对一培训时做题目的状态我忍不住责怪他,并联想到他一贯的学习习惯:题目没搞清楚就开始动笔,计算不习惯打草稿,三步并做一步心算,很快做出来,却是错的!然后直接问老师怎么做。老师告诉他后,马上改过来了,但再遇到这样题目还是做错!而且同样的马虎草率的习惯体现在各门学科上!
平时作业呢?一心只想赶快结束学习,多一个字都不想写,如果被我检查出什么问题,也是极不愿重新改正。生怕作业被我看到,被我检查,宁愿做错第二天被老师批评惩罚!
甚至他好像就等着第二天被老师批评惩罚,重做、订正!
所以他的作业总是比别人多,然后就给自己找到理由,不喜欢学习了!
这种敷衍的学习态度说白了就是“不想学”!
我真是忍不住要大声责怪他。
我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呢?
作业很多吗?也许在学校压抑太久?老师要求太高?
想想的确是的!
在学校一整天的高强度学习,放学后,他其实只想放松,开心地玩!
他想逃避,根本不想放学后还做作业,但躲不过,只能硬着头皮瞎做,快做完快了事!
我要用李雪的一段话提醒自己
如果爱,当我们看到对方的问题状态,忍不住要去提醒、教育对方时,先让自己停下来――从头脑的冲动回到身体的感受,先放松,再去觉知“我为什么要提醒、教育对方?到底是为了对方好,还是捍卫我自认为的正确?”对方真的需要我的教育吗?我这一刻有没有批判,觉得对方做得不够好、应该改变?
通过这些提问,放下头脑中对“正确”的执着、对别人对与错的评判。至少意识上要知道,所谓对错,只是我们的妄想,而在妄想中是看不到对方真实的需要的。觉知头脑中的妄想,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真正的共情。
我心里一直在想“他为什么不能仔细读题审题,多想想,再作答?为什么每一步不检查一下?!为什么书写很潦草,有时自己都看不清,所以更容易错?!”
也许因为“他的确是不想做作业了。”
那他为什么“不想做作业了?”
也许因为“在学校时能量用的差不多了,只剩一格电了!”
这只是我的猜测,不一定是他的真实感受!
我很想和他沟通一下。
心里感应告诉我,事实就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