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漫步的傻瓜》,它的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是一位著名的风险管理专家,他的观点可能会彻底颠覆你对成功的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掌控了一切,其实我们只是被随机性“愚弄”了。
我们低估了运气在成功中的作用,而过度相信能力。
我们容易被历史和成功故事误导,而忽略了那些失败者。
真正聪明的人,不是去预测未来,而是学会管理随机性,控制风险。
这本书主要分3个部分:
第一部分:你以为的“能力”,可能只是运气!
第二部分:为什么我们总是误判成功?——认知偏差的陷阱
第三部分:如何在随机的世界里做出更好的决策?
一、第一部分:你以为的“能力”,可能只是运气!
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在华尔街,有一个年轻的交易员约翰,短短几年内就赚了几百万美金,成为公司的明星人物。他自己也觉得自己特别聪明,仿佛拥有了一套稳赚不赔的交易策略。
但突然,1998年的金融风暴来了,一夜之间,他的投资全部崩盘,公司倒闭,自己也一无所有。
你觉得约翰之前的成功,真的是因为他有投资天赋吗?
其实,他只是运气好罢了!
塔勒布用“俄罗斯轮盘赌”来解释这个现象:
• 假设有1000个人参加一个赌博游戏,每一轮都会淘汰一半人,剩下的人继续。
• 经过10轮之后,可能只剩下1个“幸运儿”,这个人会认为自己是“高手”,但实际上他只是刚好没有被淘汰的那个人。
• 现实世界也是如此,那些被我们看作“成功”的人,可能只是大概率事件中幸存下来的个例。
这也就是“幸存者偏差”:
• 我们只看到“成功者”,却忽略了失败者的数量远远多于成功者。
• 许多商业畅销书讲的“成功学”,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只选取了成功的案例,却没有看到失败的群体。
启示:
✅ 不要轻信“成功学”鸡汤,成功者未必真的有独特的能力,可能只是侥幸存活。
✅ 在决策时,不要只关注成功率,更要看失败的代价!
二、第二部分:为什么我们总是误判成功?——认知偏差的陷阱
人类的大脑有很多认知误区,导致我们容易被随机性愚弄,塔勒布在书中列举了几个常见的错误思维方式。
1 叙述谬误:我们喜欢用“故事”解释一切
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寻找因果关系。
• 如果某家公司成功了,我们就会说是因为CEO有远见、管理得当。
• 但实际上,可能是因为市场环境刚好有利,而不是他们真的能力超群。
• 同样的道理,失败的企业不一定是CEO不行,而可能只是时运不济。
举个例子:
•比尔·盖茨成功了,很多人就会研究他的领导力、管理风格、商业模式。
• 但如果我们回到比尔·盖茨创业的年代,会发现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在做软件的人。
• 只不过,他刚好赶上了个人电脑崛起的风口,而且他出生的时间、成长的环境,给了他最好的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做?
✅ 不要被商业畅销书里的成功案例迷惑,每个成功故事背后,都有大量运气因素。
2 幸存者偏差:我们忽略了“失败者”的声音
市场上,99%的创业公司都会失败,但我们看到的只是活下来的那1%。
• 许多投资者会说:“如果你当年投资了苹果、微软,你就会赚大钱!”
• 但他们没有告诉你的是:在同一个时代,还有成千上万家失败的公司,我们只是没有听说而已。
我们应该怎么做?
✅ 在做决策时,不仅要看成功案例,还要问:有多少人失败了?失败者身上有什么教训?
三、第三部分:如何在随机的世界里做出更好的决策?
1 控制损失,而不是只关注盈利
•我们不应该只想着如何赚最多的钱,而应该想:如何避免一次失败就输光?
• 这就是投资界的“黑天鹅策略”——不预测未来,而是提前做好风险管理。
举个例子:
• 你在股市里看到一只股票过去几年涨得很好,你就跟风买入。
• 但你没有考虑到,它可能只是随机上涨,而下一次崩盘可能就让你血本无归。
•所以,正确的策略是:在投资时,一定要设置止损点,确保自己不会因为一次错误的决策而彻底出局。
2 认清随机性,做长期有利的选择
• 不要追求短期暴利,而要选择长期稳健的策略。
• 你无法预测市场,但你可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式,让自己在长期内获胜。
正确的做法是:
✅ 投资时,不要把所有钱压在一个赌注上,而是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 在决策时,不要只看短期回报,而要考虑长期趋势。
四、总结:如何不做“随机漫步的傻瓜”?
《随机漫步的傻瓜》给我们的启示:
✅ 世界比我们想象的更随机,成功比我们以为的更依赖运气。
✅ 避免被随机性愚弄,不要盲目崇拜“成功学”。
✅ 做决策时,关注失败的代价,而不仅仅是成功的概率。
财富的真相:可能仅仅是因为运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