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 共建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一国之生态文明,正好比建设一家之小屋。房屋建设离不开地基、柱梁与砖石,这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战略谋划。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落实好这一战略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回顾人类发展历史,可以清晰看到,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不断触及自然生态的边界和底线的种种危害,也越加显现出来。比如,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迫使野生动物迁徙,增加野生动物体内病原的扩散传播,等等。进入新世纪以来,从非典、禽流感到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再到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威胁,已经越来越紧迫地摆在我们眼前。惟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守护人类自身的健康;惟有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能有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

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是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的千秋大计正牵系于一山一水之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则是我们党为民情怀的生动体现。当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创造更优的生态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首先必须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一方面,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引导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形成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在人们的思想上和头脑中构筑缜密的生态文明无形边界,增强全民族生态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还要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的有形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须臾不可偏离新发展理念的指引。当前,我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不仅要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更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总之,就是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决心扎实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始终不渝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保中华民族千秋万代永续发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确如此,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迈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
    GirlyCccV阅读 309评论 0 0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以内心宁静,融合人与落花之美;“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以行色匆匆,调和人与山色之美...
    阿洋小可爱阅读 147评论 0 0
  •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生态兴则文明兴...
    小小可爱茉阅读 443评论 0 0
  •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
    另得阅读 715评论 0 0
  •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
    朝阳小金牛阅读 60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