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期关键帮助》读后感4

我的童年是典型的严父慈母,但是父亲特别强势,而且信奉的是“棍棒出孝子”那一套,所以我的成长充满了“暴力沟通”和真正的暴力,虽然现在知道他的行为是源于爱和责任心,但是当年因为心理伤害造成的性格缺陷已经形成,不可能一下子改变。

而我身边的同龄人(亲戚朋友的小孩)则大多在溺爱下成长,虽然表面的结果大概率表明了我爸的教养方式更“成功”,但是一些内在的问题只有自己知道。其实爱和原则并非水火不容的对立面,完全可以通过温柔而有边界的教育方式来同时实现,甚至使其相辅相成。

这一点运用在婴幼儿的教育上面,就是要在顺应天性的同时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而这有时候是违背我们的直觉的,我们不能完全用大人的思维去揣度孩子的世界,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会阻碍甚至伤害孩子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而这本书就是很好的教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