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涵盖了写作问题的40多种解决方案,相当全面且通俗易懂。它的缺点在于结构松散无序,不便记忆。本篇就书中关于写作前的准备,及“非虚构写作”的方法建议进行提炼、总结和发散。
写作前的准备:
001 写作的动力
写作动力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表达自我,一种是激励读者,以激励读者为动力的写作,往往更有价值,更能提升写作能力。
002 写作的勇气
如何让你的文章激励他人?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写的东西是有价值的,你自己是值得尊重的。
003 写作的素材
从你最熟悉的领域开始写,如果可选择的内容太多,不知从何下手,那就从别人最常问你的问题开始写。
004 如何打破写作瓶颈
如果你想写一个话题,却丝毫没有灵感,可以想一想就这个话题,你遇到的最奇葩/印象最深刻/最有争议的问题是什么?写出问题的答案。
005 如何吸引读者——通过诉诸感官带来画面感
通过看、听、闻、摸的感官描写,让你的文字有画面感。参考范文: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006 如何吸引读者——丰富细节带来沉浸感
有位作家说过:“印象是由无数的细节堆砌而成的”。一篇文章如果缺乏细节,就容易流于空泛。如何描写细节?一是平时要留意观察生活,二是多读书。,可以多读读女性作家的书,她们写的往往更细腻。
007 如何吸引读者——完善衔接带来顺畅感
衔接不畅,容易让读者“出戏”,观点就得不到很好的共鸣。在我看来,文章的衔接是个技术活,需要靠大量的阅读和模仿才能找到感觉。
008 读者思维
文章写出来,有人看有人赞,才更有写作的动力。要想有人看,得站在读者角度上看,你的读者是谁?他们喜欢看什么样的内容?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009 好文章读出来
这本书反复强调,文章写出来除了自己要读,还要让别人读,根据别人的意见进行修改,才会有进步,这是我所欠缺的,我会在接下来一个月践行。
010 好文章改出来
每本书的初稿都是狗屎。好文章需要反复读,反复改,直到最初的读者觉得顺畅又清晰,一篇合格的文章才算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