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自己写作训练营打卡#3/6 零打卡

旧文地址......http://www.jianshu.com/p/6a517e647847


曾经不知道从哪一份报告中得知,当人均收入达到4000美元的时候,人们对身心理疾病的关注度会得到空前的发展。

不清楚这个报告是从哪里来的,可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我们很多人,真的在面临着痛苦,精神上的折磨。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隔三差五就会碰到自杀身亡,或者自杀未遂需要抢救的人被送到医院抢救。忙碌的同时,会忍不住产生怨气,多大的事儿啊,就闹自杀,何况,这个比例当中,男性也占据了很大比重。

直到最近,我的内心也起了相当大的波动,甚至对自己动了刀子。也庆幸自己意识清醒,或者是怕死,或者是对父母的愧疚,更或者是皮肉太厚,菜刀划了几下,也没有一个血口子。

这段痛苦的时期,会有人理解,我相信很多人会理解这种感觉。

仿佛是一个溺水而保留了清醒意识拼命求生存的人,会想抓住任何救命稻草。

最近接触了一些关于疗愈的内容,很多都是让我们要活在当下,不去恐惧过去,焦虑未来。

其实,这些概括下来,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物质基础已经很丰盛,人人都没有温饱问题的今天。人作为有思想的高灵长类生物,开始转向对精神层面的愉悦甚至自我实现的追求。

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

或者是觉得月薪拖了祖国母亲的后腿到裤衩的人,下班后玩游戏,斗地主,这是他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对愉悦的一个满足。

或者是某企业的高级白领,甚至金领。在工作的业余时间跑步,健身,旅行......一样的道理。

而“不幸”的是。终日感受到痛苦的人,不是只满足这样的短暂的安逸,或者出于各种原因,对于过去,对于未来,或恐惧,或焦虑。

1.过去的痛苦难以释怀。

最近很流行原生家庭这个词。我们的多数痛苦,有专家指出,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而这个最深层的关键词——恐惧。

在我们小时候,很多人的父母大多会经历贫苦,不稳定(下岗潮)。于是,我们很多时候会被要求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当我们遵从他们的要求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时。我们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因为从小被束缚,这个束缚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便会想要去反抗。而这份看似稳定的工作,必然也不会给我们自由,体制内的各种约束,职业倦怠,会让情绪濒临到一个节点。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觉得,这句话的杀伤力还是蛮强大的。

而我们中,又有一些人,不愿意走入婚姻。在抛开自身意愿,不愿意将就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受原生家庭影响,恐惧自己所恐惧的那一部分,遗传到下一代。

生活,感情的双重压力。结果会可想而知。

2.无法活在当下。

曾经,我以为当下只是现在,此刻这样简单的时间名词。现在,却越来越觉得,这个当下,是自己,真正的自己的样子。

如果要求一个喜欢平静安逸生活的人,去大城市搏击未来;如果让一个志存高远的人,适应安逸舒适的体制内的生活;让生性喜欢自由的人安坐在格子间......这些条条框框与真实的自我相冲突,痛苦也会逐渐滋生。

3.恐惧未来。

无法活在当下,去找真正的自己也许就能解决问题。而在找自己之前,对未来的不确定,未来的恐惧,甚至觉得自己没有未来了,这样的情况,毁灭了很多人。

因为寻找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者这个过程又会很漫长,甚至可能在恐惧吞没你的下一秒,所以,再难也尽量不要放弃。

想想自己此刻拥有的。或者将所有想法都写进日记里,或者找一群共同成长的小伙伴儿,将所有的情绪都宣泄出去。

最近看到这样一句话,只有不放弃,愿意接受帮助,你,才有机会去得到帮助。这句话也是和我自己说的。

念头太多的时候,尽量深呼吸,让自己跳脱出即将将自己吞没的情绪。

很多时候,念头是一瞬间的事情,拼尽全力吧,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让极端的念头,情绪将自己吞没。


这篇文章,可能只包含了产品思维,用户思维。或者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辛苦助教老师提出意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雨没有停过,楼下的人也没有停过。 拍在窗上的节奏 滑落的痕迹 从水幕显出一个你 敲在心头的音符 印在脑海的画 ...
    姜太公拯救溺水的鱼阅读 1,144评论 0 0
  • 【一、本周盘面回顾】 1、星期一: 市场延续上周的调整走势,传统的芯片、5G、周期股进入深调的状态,市场在炒无可炒...
    二毛的幸福生活阅读 2,675评论 0 0
  • 当我们发现这个世界不需要我们的时候,就是我们采取行动,及时改变的时刻。想想未来需要的是什么?然后从现在开始就朝那个...
    坚持Benoy阅读 1,891评论 0 1
  • “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明代茶人许次疏曾在《茶疏》一文中写茶叶采摘时节。 不早不晚,这个四月,江...
    十里芳径阅读 3,8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