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个爸爸很焦急的问我:“我见过很多的育儿专家,他们有的让我立规矩,有的让我温和,我现在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样了?我告诉他说:“爱孩子本来的样子,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把诸多的不可以变成你可以做什么?”那么你就可以养好一个孩子。
孩子本来的样子是什么?
孩子天生有4个特质:吸收性、敏感性、固执性、阶段性,举个固执性的例子:孩子一定要从陡坡上去滑滑板车,看起来很危险,遭到成人的阻拦后,孩子会一直大哭,会觉得很委屈,一定要去尝试;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先开门再关灯,再拿钥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果孩子没有固执性会怎么样?
典型的木偶,成人可以任意支配,所以当你的孩子在和你固执较劲时,庆幸他的这一举动,不然就会变成成人渴望的样子,这样就会失去自己本来的样子,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变得不爱探索,乖乖的就坐,虽然成人舒服了,但是这个没有灵魂的孩子已经没有了探索、创造,和属于他们的童年。
修改句子
请家长们把下面的句子进行修改,把不可以变成可以什么?在尊重孩子的过程中为孩子创造探索的机会。
1、不可以去爬桌子!
修改:
2、不可以咬玩具!
修改:
3、不可以打妈妈!
修改:
4、不可以扔玩具!
修改:
5、不可以哭!
修改:
成人可以看看这是不是我们常说的话,如果我们的语言带着威胁、恐吓、焦躁,那么孩子就会是回避、退缩型人格,教育本来就很简单,好好说话,把不可以变成可以什么?把孩子原来的样子还给孩子。
修改1:我们去户外爬滑滑梯吧。
修改2:我们把玩具洗干净再咬。
修改3:你可以轻轻地摸妈妈,妈妈喜欢你轻轻摸。
修改4:我们把玩具扔进小桶里面。
修改5:你可以哭一哭,伤心完了再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
教育原本很简单!放下我们的偏见和以为,站在孩子的角度,你会发现原来他们的世界我们需要蹲下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