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探访寒食之源——介休绵山。平遥古城慢游一天,晚上住在介休,次日早7点乘坐汽车站头班发往绵山的大巴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上车有座,晚到的只好扶杆站立,小情侣们统一女坐男站,一派和谐之象。
半小时车程即到景区门口,取票后再乘15分钟的区内小交通,到达第一个景区——龙头寺。绵山作为5A级景区,共有14个大游览区,360余个景点,带着孩子走走玩玩,到晚7点半出来,整整历时12个小时,只游览了5个大景区,开发面积实在太大,走马观花也至少需要两天时间。



景区虽多为仿古建筑,古迹不多,但开发的相当成功,人文景观设计精巧,技术高超,悬崖栈道,鬼斧神工;自然景观秀美如画,高山流水,巨石飞瀑,浑然天成。大多景区需原路返回,几处大景区一路深入,似乎无边无际,往返需两三个小时。
龙脊岭上有李唐军事遗迹,唐营垛口,百龙壁,多个古代先贤修行石洞,介子推母子雕像屹然耸立。













孩子最感兴趣的是水涛沟和栖贤谷。水涛沟大小瀑布十余处,潺潺水声不绝于耳,飞流激荡,涧水伴行,风大而气温骤降,积水成潭处尚有未消融的寒冰。行至三分之一路段即现“前方水帘洞”标志,却不提示距离,吸引着游客不断前行,不断猜测,到人疲马倦之时,方见它在路之尽头处,据说到水帘洞往返路程约30里。有水的地方,便是天堂,一把水枪,便可冲走孩子满身的疲劳。













栖贤谷的一线天峡谷着实让孩子试了一次胆,当了一回蜘蛛侠。因为所余时间不多,我们选择了电梯上山,索桥下山。峡谷底部本该有水,不知为何现在是干涸的,两侧是悬在半空的铁板梯道,没有护栏,只有紧贴山体的铁链可以抓扶,中间每隔一段路会出现一架缝隙尺余宽的铁索木板桥,或几近直立的铁索云梯,孩子展臂尚不能同时抓住两边铁索,只好双手同抓一边,重心偏移,需格外小心。落脚跨度大到有时需蹲下尽力探出脚尖才能够到下一梯,甚至要匍匐下行,如此艰难而又缓慢的行进,有时离地高度目测达三四米,我看着都有些腿软胆颤,孩子倒是毫不退缩,还能谈笑风生,勇往直前,惊讶了来冒险的小年轻们。遇到孩子过索桥、天梯时,懂事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会停下来等待孩子完全过去才上桥上梯,唯恐晃到他吓到他,小小的举动带来深深的感动,暖暖的鼓励。这样的险路,走了近一小时才结束,漫长而惊心动魄。















到天桥景区已是傍晚,天色渐暗,游客寥寥,孩子仍意犹未尽的想要登上300米高的云中栈道,经说服放弃后,仍登到半山腰,恰遇一条巨龙盘旋山中,巨龙腹内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深穴,数十级台阶,蜿蜒曲折,必须手电照明才能摸索前进,映照在壁上的黑影正适合扮女巫,玩幽谷探秘的游戏,洞中有个地牢,锁着一只巨大如象的黑蜘蛛,诡异而惊悚。




总结:年龄还小,对古今建筑的兴趣,尚需时日,现阶段的重点,是走到哪玩到哪。这是一次磨炼毅力与增长见识的探险之旅,比之去年爬长城的半途而废,一年间,攀登过高山,攀爬过陡阶,一次次的突破,一步步的提升,孩子的勇气和信心与日俱增,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由衷的赞叹。
喜欢爬山,喜欢一步一步攀登的感觉,喜欢天然氧吧的清新,喜欢登高远眺的意境。未来要登的山还很多,孩子的潜力还有无限可能。路在脚下,心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