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蹉跎这些年

昨天终于看完了《少有人走的路 心智成熟的旅程》,比预期的晚了一周,因为总是给自己理由让自己停滞。看完后有一种深深的归属感,第一章自律让我坚定地决定走出舒适区,拓展自我界限,争取心智成熟。第二章各种形式的爱则让我迷茫,对于爱这个话题,我似乎停留在感觉阶段。第三章信仰让我知道我一直追求的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就是我的信仰。第四章恩典让我知道原来我一直坚信的神奇力量果然存在,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感觉(潜意识),冥冥之中指引我亲近老子的力量,是支撑我最近几年生活的重要因素。同时,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恐惧让我明白,我这么多年的停滞都是对于成长的恐惧带来的。

也在昨晚,我回想起人生几次的恩典指引,让我意识到人生的几次重大改变。

第一次是高一参加“心灵成长周末营”,那一年我刚刚15岁,但是我已经接受内心的指引开始选择心灵成长,紧接着一年半的参与,让我和小时候的自己和解。也是在那段时间,我疯狂地和妈妈反抗,试图蹲级,以各种借口不上学。以至于妈妈一度觉得我魔怔了,阻止我参加活动。后来我自己偷偷花钱进行过十多次的心理治疗,也认识了心理学的朋友,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自我分析。后来那种感觉慢慢淡了,我自己也消极地接受当前的状态。高三下学期突然意识到如果再这样就会阻碍自己的升学,妈妈也已经放弃,觉得我只能考个破大专,慌乱的一百多天,我总算如愿结束考试,最后出成绩,一个还不错的二本。

第二次是大一,那时候我刚到新环境不适应,面对突然的变化整个人都很焦虑,现在想来其实那是一次契机,但是因为恐惧,我把自己缩在小壳子里,哪怕和舍友也不曾真的交心,一直用冷漠拒绝周围的一切。

恰巧高三的暑假狂胖到127斤,大一减肥,每天少吃并早起跑步,慢慢地那种感觉又来了,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按照高中的经验,我很快分析了自己的问题,并试图为自己安排完整的计划。恰巧当时有心理老师,聊过几次,没有那种成长的感觉。其实改变已经慢慢发生了,只不过熵的力量让我的懒惰(背后其实是懦弱),又把我拉回去,慢慢地我不去了,又开始新一轮的消沉。其实现在想来,没有感觉也的确是真的,因为内核的懦弱没有解决,浮在表面的计划当然缺少力量。

第三次契机于我是不小的苦难,冷漠和懦弱让我拒绝新环境,当时闹了好大的矛盾,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法正视那件事儿,也因为那件事儿苦闷了几个月之久。恰巧接触到《道德经》,每天的诵读对我都是一种解脱,我也慢慢因为孤独开始自律,那时候集中写作,一个月写十多万字。后来主动办夏令营,约另一个姐姐面试,那段时间成长的真的算是快速。也是在那段时间,我接触了很多自媒体课程,三年前的自媒体和现在的自媒体,真的有很大的差别,没想到到现在,兜兜转转我又回到了这块。

第四次契机是在这半年,极端的闲和极端的忙之间的反差让我开始新一轮的思索,也是在这半年,我和朋友有了一次又一次深入的交流,考了事业编,有了工作,拿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资,付费买课程,付费加入不同的社群,并开始简书写作。直到现在新一轮的迷茫来临。

回想这些年,我一直在觉醒和懦弱中徘徊,有了新的目标就会精力十足,当无法满足自己愿望时就变回缩头乌龟,高中我还能为自己找借口,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那么大学就纯粹是自找的,明明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明明已经开始觉醒,却被熵的力量和自己内心的懦弱阻碍成长,白白浪费四年。

现在四年又过去了,我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社会人”,这一次从新起航,会不会不一样呢?

就让自律和恩典给我力量吧,希望这次不再是浮于表面的虚无,真正地让心灵成长起来,让心智成熟起来,让自己行动起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