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电子游戏,我们这一代差不多都是玩电子游戏长大的。
小时候家里不让怎么玩,都是哥哥偶尔搞一台,玩一下,后来跟我家挨着的堂哥家买了一台小霸王学习机,自此开始了童年的电子游戏时代。
最经典的小霸王,插卡的那种,手柄玩的,像经典的《魂斗罗》《坦克大战》《西部大镖客》《小蜜蜂》《西游记》等,那个时候大部分都是帮家里人干点活,然后玩2个小时差不多。那时候都是和哥哥弟弟抢着玩,这东西关卡说实话基本一直玩前几关,通关的时候很少,但是童年时期好似百玩不厌。
后来大一点,开始接触电脑游戏,就是知道网吧这个词是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开始从同学口中知道了电脑游戏,并不懂,后来初中上微机课只是玩一些电脑打字游戏,并没什么印象。后来才知道那时候他们玩的是《红色警戒》《半条命》等。初中的经济有限,所以基本没怎么玩过,后来高中去了才知道,《传奇》《魔兽》等网游才流行开来,不过高中学业压力大,并没有玩多少,高中游戏玩的好的基本上染上网瘾,成绩一落千丈。第一名到后来啥也不是的也经常见到。高中的游戏印象不是很深刻。
到大学,有了很多很多的时间,这时候玩游戏在同学当中基本成为了日常,去网吧玩游戏也没有那种负罪感,这时候才真正玩起了游戏。大学游戏就不说了,那时候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跑跑卡丁车》《地下城与勇士》《DOTA》,我最喜欢玩的是《DOTA》,这个游戏难度比较难我花了差不多1个多月时间,才基本入门。同时玩这个游戏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高中几个玩的好的学霸和学神也玩这个游戏,放假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约在一起玩,我本以为那几个学霸学神玩《dota》会比较菜,比如哈工大的、北京理工、西安电子科技,这些学校学霸众多,可能平常以学习为主,也会和高中一样,谁知道他们游戏玩的也非常厉害,我成了里面最菜的那一个。那个时候我意识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考试考游戏的话估计还是学霸那一批,所以有时候那些网瘾少年,可能游戏打的也非常菜。打台球我一向不服输,但是那天和天津大学的高中同学,一个女生,我和她打了一下午,一直我赢一局她赢一局,本来想着让让女生,但是打到最后不得不全力以赴,互有输赢,最后竟然还是女同学赢了而告终,这个女同学高中常年第一。
现在偶尔手痒玩一把,但是手速和反应很多时候跟不上了,电子游戏曾经被父母视为毒瘤,但是更残酷的现实是,那些学习好玩游戏也可能比你玩的好,针对孩子玩游戏,只要不沉迷都挺好,如果沉迷了,那就用他玩的游戏打败他,那也就没什么了,如果真的有天赋,那走电竞这条路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