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专栏白话解读2017.9.1

一、《逍遥游》的逻辑

1、小的确实不如大的,大的不如更大的,而真正的问题在于,无论小的、大的还是更大的,一概有所恃,也就是“有待”。

2、更高一层的境界就不是以大小来区分了,而是以“有待”和“无待”来区别。

3、终极境界不是“最大”,而是“无待”。

(“无待”的白话比喻就是:成仙了,可以不吃不喝,想去哪儿去哪儿,无需依赖任何外部条件。)

二、对于对于大鹏和小鸟的关系,李白的理解错在那里?

答:1、小鸟确实不如大鹏,这是事实。

2、但李白自诩“大鹏”,面对“小鸟”们的嘲笑,愤懑不已,这个就显得境界还是太低了。

3、大鹏、小鸟同在“有待”这一层境界内,只不过大鹏是“五十步”,小鸟是“一百步”。

4、“大鹏”瞧不起“小鸟”,与“五十步瞧不起百步”同理。

5、李白以为“大鹏”就是“真逍遥”,所以,他错了,大鹏是要“有待”“风起的”,否则扶摇不上九万里。

三、思考题:善念是不是成见和执着呢?你该不该放下善念去做坏事呢?(参考9月4日内容)

答:1、善念的确是成见,坚持善念的确就是执着。

2、“至人无己”的境界就是:心里没有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

3、换句话说,不是“外圆内方”,庄周不要内方,他要的是“内圆外圆”,全是圆的。

4、生活中的具体作法就是:大家怎么做,你就怎么做,随大流永远没错。放下成见,抛弃执着。救死扶伤不一定是好的,杀人放火也不一定坏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