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颗含片”点击阅读原文
《三年A班》——网络暴力的哀歌
“当真相还在穿鞋时,谎言就能走遍半个世界”。看完整部《三年A班》,“绝望”和这句话是我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三年A班的老师飒老师绑架了全班同学,为的是找出因“造假视频”不堪舆论压力而造成景山同学自杀的幕后推手。
在绑架的前后十天里,飒老师引导着社会舆论的方向,昨天还是杀害学生的凶手,今天却成为了揭发阴谋的英雄,明天又被人唾弃为欺世盗名、邪恶的教师,社会舆论就像过山车一样。
直到最后,在面向五千万人的直播中,飒老师指出杀死景山的,正是社会大众“自以为是的正义感”,“光凭没有依据的真相,却在网上说了多少没心没肺的话”,“将伤人的话扔给完全不认识的人”“如果聚在一起,可能会轻易的夺走人的生命”。
即使到了这时,网络上的声音依然是“这家伙是怎么了,好讨厌”,“会受伤就不要看网络”,“超想杀死他的”诸如此类。
飒老师希望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让社会大众认识到,自己口中的言语、手底的键盘可能会伤害甚至杀死别人,却不曾想社会舆论为他铸造了利刃,逼他自裁。
残酷·现实
也许有人会说,影视剧太过戏剧化、过于夸张,却不知现实往往比虚拟更加可悲、更加出人意料。
2018年,一名14岁的女孩艾米自杀了,她原本是澳洲一名小有名气的童星,却被网络暴力逼上了绝路。
八年来,艾米一直受到网络上陌生人的无端漫骂。整整八年,这些毫无根据、灰暗且可怕的言语仿佛利刃一般,一点一点的切割着她幼小天真的心灵,即使在她息影之后、在她的广告停止播出后,粗俗不堪的言语却一刻也没有停止,甚至将恶意倾泻给艾米周围的人。
终于,那些键盘后的吸血鬼们,吸干了艾米最后的生气。在2018年1月3日,艾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无独有偶,来自浙江温岭的王女士就曾在网络暴力和校园暴力的双重阴影下生活了十年。
而事件的起因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玩笑——2009年高一时,王女士的两个同学不小心打碎了她的杯子,开玩笑的说杯子值300万。
却不曾想被有心之人传到网上,说她拿300万的杯子炫富,这本来是一个非常低劣的谣言,可话题却被越描越黑:王女士被描述成了一个小学整容,男朋友成群,长相非常丑陋,父母有钱就为所欲为的富家女。
后来她的“头衔”越来越多,污蔑她的帖子长达100多页,从高中到大学在到工作,一刻都未停止。大多数传说之人都以“听说她很贱”开头,明明知道只是传言,却当作自己的亲身经历一般传播。
在记者采访传谣者对于王女士的事迹是否为亲眼所见,听到的回答大多是“虽然我不认识她,但大家都知道这些事儿。”在这个眼见都不一定为实的时代,“听说”“可能”“也许”这种模棱两可、甚至毫无根据的言语,竟然能大行其道。
“真相”?
《乌合之众》中说“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是啊,人人义愤填膺,将满腔的愤怒倾泻给他们以为的恶;人人亦可交口称赞,把全部的赞词献给他们以为的善。
当社会舆论的洪流裹挟着所有的声音,寻找真相的力量变得异常渺小,普罗大众只愿意用力的抓住抛给他们的“真相”,然后再在下一个更像真相的“真相”被抛出时用力抓住,用震耳欲聋的声音宣布他们抓住的“真相”才是真相,扫清一切反对的声音,并闭口不提自己前一个相信的“真相”,如此循环,毫无反省。
网络中的那些“真相”,它们被精心包装,为的是符合社会大众的价值观,为的是满足内心的“优越感”和“被安慰感”,为的是博取社会大众的关注和认同。却不知这样的“真相”残害了无数无辜之人。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真相,为的是被网络暴力的人不被伤害,为的是不被平和阉割了情绪的感知,更是为了真相本身。
当你眼前的消息再让你怒发冲冠时,请停止言语的侮辱和键盘的敲击。冷静思考,你一时的冲动,会给当事人造成怎样的伤害,会为其他人造成怎样错误的引导,会使社会舆论吹出怎样的风浪。这是每一个人,所需要最低的网络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