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上》有曰:“生生之谓易。”
大抵说的是,存于宇宙天地之间的万物,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皆是生生不息,循环不止。
《周易》即《易经》,东方哲学起源之书。不过哲学这玩意儿太玄乎,烧脑且易使人癫狂,暂不去管它。
其实包括《易经》在内众多哲学思想,把包括你我在内的万事万物,皆归为尘埃,想必是让我们“不争、不斗、不谋、不取”,超脱于然,对一切淡然待之,泰然处之。
但芸芸众生,皆四肢健全,长个脑袋,“要吃、要动、要爱、要恨”,哪里如哲学般那么高深,一切行事,归根结底为“生存”而已。
“生存”有层次,分高低。而要理解“生存”,既简亦难。所谓:
生而一瞬间,就成定数。
存乎几十年,变幻莫测。
但凡人一出生,不管是出于高官巨富之门,还是城市中等之户,亦或是乡野贫苦之家,皆是父母喂养,师傅调教,继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自身之拼搏努力,学习生存之道,为人之道,处世之道。所谓物竞天择,天资聪颖者、勤奋刻苦者,往往能出人头地,获得生存优势,进而呼风唤雨,光宗耀祖。反之,若非出生优越而后天怠于努力,则通常会处于人生劣势,眼见富贵无望,惟图腹中三餐而已。
而腹中三餐者,虽能力有限,手脚不勤,并不表示其无所图。试问锦衣玉食谁个不喜,豪车大屋哪个不爱?“思己、思家、思微、思近”,其所图目标与方法不同而已。
若是秉性朴实之辈,大抵是晨耕暮作,舟车奔波,以辛苦换生存。商者想着差价多一两分,农者想着收成增三四斗,工者想着薪水涨五六块。手脚之外,处处钻营又唯恐触犯律法,事事算计又担心被人识破;胆小拘谨,唯唯诺诺,无甚大理想,只图平安。
辛勤劳作之余,满天菩萨神仙各烧几炷香,想着不定哪天百万大奖就落到自己头上。
若是奸猾狠毒之徒,小儿科的钻营与算计恐不够用。眼见着他人资产富足,逍遥快活,自己却身无长物,以至于手头拮据而衣衫褴褛横遭白眼,食不果腹受尽嘲弄。于是乎嫉妒之情时时爆棚,怨恨之意常常冲天,骂老天不公而叹己身时运不佳。
嫉恨之余,却不屑劳动,只想轻轻松松,一夜暴富。然苦于求财无术,遂日夜思量“咋盗、咋抢、咋骗、咋夺”。
此类人等,一旦有所得逞,犹如吸食鸦片般,日渐上瘾,进而胆子越来越大。因为得来轻松,花销也快,胃口也就越来越大。往复几次,终成习惯,初始或许还有些愧疚,渐渐变的心安理得起来。
他们实在不懂经济学,不晓得投资回报率。姑且不计从事“奇业”所需方案设计、选时定点等之所费脑力体力,只购买从业用工具材料也是一笔支出。事后还担惊受怕,东躲西藏,唯恐事迹败露。但天网恢恢,能全身而退者,毕竟少数,大多还是难逃一劫。
作小恶者,怕是会遭人背后指指点点,而亲朋侧目,友邻远离。作大恶者,恐不止万人唾骂,妻离子散这么简单,轻者蹲监狱,吃牢饭,余生堪忧,重者挨上一枪,赔了性命。
果如此,倒也无需考虑“生存”问题了。
相较腹中三餐者,比之上层的便是衣食无忧者。因社会日益进步,国渐富而民始强,衣食无忧者已成当今之主流,社会中坚。较具代表性的有富足农民、都市有领族、小企业主等。
所谓衣食无忧,大体是不再担忧受冻挨饿,肌肤和肚皮少些委屈。闲暇之余,多半还会发愁晚餐是菜多好还是肉多好,洗发水是用控油的还是去屑的,周末穿运动服还是休闲装,买车是轿车还是SUV,假日旅游是国内还是国外,投资是搞股票还是基金。诸如此类,选择多样,能挑挑拣拣了。
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之标准,衣食无忧者已跨越生理需求阶段,往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等更高层次发展。大抵可归纳为“闲钱有一些,空暇多一些,追求有一些,想法多一些”。
但也仅仅是“有一些”,尚不足以自由挥霍。
何以此说?一者,“闲钱”其实并非真“闲”。
每月工资到手,扣除各类贷款开销,已然所剩无几,如再有额外饭局或碰见意中人喜欢之物,不免心下犹豫,稍感窘迫。眼前尚且如此,如想安排个假期出境游,或换个学区房,或扩大事业规模什么的,以当前收入,多半是遥遥无期,权衡再三,只得作罢。
叹息之余,深感“钱”是如此的不经用!
二者,“空暇”多半也是空的。
既无“闲钱”,总要想法子多挣些。节假日主动加班,想着加班费高,平日下班也尽少外出,既可节省,也能多读几本书,提高自身技能,一举多得。
再加上平日工作劳累,偶有空闲只想着能多睡会,如此,既无“空”也无“暇”。
三者,“追求”一般难得去“追”。
所谓人往高处走,任谁都想成为人上人,过上舒服日子。稍有追求者,多会找些榜样,定个目标,譬如马云李嘉诚,亦或牛顿比尔盖茨;再譬如盖个小洋楼,官升三级,亦或收入增若干万,文章发表若干篇。或为名或为利,人各不一。
却不知目标好定,梦想难得,犹如空中楼阁般,艳丽诱人,然任凭你何处攀登,如何使力,终不可达。几番折腾下来,求而不得,无奈找个台阶,落寞而下,另寻他处。
四者,“想法”仅限于“想”的居多。
与实际追求者不同,“想法”者少有行动,只脑袋中今天画个饼,明日造个楼,沉迷虚幻之中,靠意淫就能满足,绝不肯迈出半步。旁人如有规劝,还振振有词:没法子,能力有限,想想就好了!
估计此等人脑细胞较之寻常人大,其畅想时场面宏伟,气势磅礴,画面也是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引得自己呼吸急促,面色绯红,要是由高人作笔画来,定是个桃花源、理想国。
以上四状尚不足以概全,但如有之,则多半会止于“衣食无忧”,难有进步,且稍有不慎,还会跌落为“腹中三餐者”。君不见,今社会节奏之快、压力之大,历史少有,虽无性命之忧,却也迫的人人负重而行,患得患失。而衣食无忧者,虽为中坚,犹为甚。
数例为证:
买房款,装修款;子女教育,人情往来。
购车款,养车款;儿女婚事,老人赡养。
水电费,通讯费;生活用品,休闲娱乐。
维修费,保险费;保健医疗,运动健身。
米肉钱,酱醋钱;衣服首饰,化妆美容。
烟酒钱,果蔬钱;观光旅游,进修学习。
投资金,赔偿金;上下打点,左右拆借。
周转金,备用金;紧急支出,意外开销。
……
如此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其实也不怕名目多,古往今来几千年,你我大众皆是如此活来。现今百姓所感压力者,乃是“衣食住行”等关乎基本生存方面的开销大幅上升,而收入提升却似乎难抵支出增长。于是乎碰见“姜你军蒜你狠”,碰见房价成倍上涨时,只能是“难”字当头,节衣缩食,不敢轻易开销,偶有便宜优惠之处,如商场打折或者高速免费,则是欢呼雀跃,蜂拥而至,生怕错过了张家村又没了李家店。
几年下来,不见改善,多半会抱怨生活质量下滑严重。
难处虽多,日子总得过,靠紧缩开支不是办法,还得卖力解决收入问题。性善者手脑并用,努力提升自我,靠能力吃饭;性恶者到处钻空子,靠出卖友朋求财。
而不同从业者,手段不一,目标趋同。
商者周游列国,研新产品,引新客户,贩进卖出,内销外贸两手抓。农者捧起书籍电脑,学习有机健康种养之术,开发网络销路,好多卖些果菜鱼虾。工者日夜不眠,经年难休,想着多挣外快,不使失业,引得“996、007”诸样模式层出不穷。当事人没说什么话,倒引得局外人议论不已,批判不断。
怕只怕只是口中抗议,心里却泛酸:咋轮不到我呢?
看来衣食无忧者也是烦忧多多!而再往上,则可称之为“掌控者”。
何为“掌控者”?顾名思义,为世界大部分财富和权力的拥有者,是那些站在金字塔尖的人,能掌控或者部分掌控自己与他人的命运。
大众对此类群体有恭维叫法:人中龙凤、上帝的宠儿。所以是不分国籍、种族的,成为“掌控者”,不论是出生于塔顶,还是徒手攀顶,无疑都很幸运。在老百姓看来,这些“龙凤”必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众星捧月有求必应;活得潇潇洒洒,享尽人生富贵。
总而言之是羡煞旁人。
诚然,作为人类之顶级者,手握大量资源,不再为“衣食住行”所扰,进入马斯洛“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阶段,并形成专有圈子。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低层次的人大概很难想象高层次人的“生存”方式。那个段子,讲两个农民畅想皇帝天天白面馍吃到撑,十分传神。
段子归段子,你我凡辈,皆难得见识,离“圈”万里,全靠传言与想象。想来想去,无外乎:
夜宿琼楼别墅,出门豪车飞机;细数名器文玩,乃求健康长寿。
谈笑宏道大义,言及项目投资;交际名流绅士,往来部长主席。
真个是金玉满堂,高朋满座!
确如此乎?也许是言过其实,也许仅触及皮毛。既然生存物质已不在话下,必定会追求生存之精神高度。而其所谓之高度,也非常人所及,是为:所谋者“大”。
同样因人而异。
高尚者所谋之大,乃是常怀高远,心系万物。所思为民族进步,所想为苍生福祉,所行为世界和平,所虑为星球未来。为社会之文化、教育、医疗、科技等之发展,不惜穷尽一身,耗尽家财,而自己往往朴素低调,超脱名利之外。
此乃人杰。正所谓忧国忧民,是为真“大”!
而不仁者所谋之大,乃是为一己私欲,勃勃野心。明明已是身居高位,万贯家财,却还要挖空心思,使劲手段,打压一切可能的对手,消灭一切可能的威胁。一方也好,世界也罢,其不惜身败名裂,遗臭万载,也要致众人于脚下,控万物于掌中。
生灵之哀嚎为其伴奏,他人之骸骨是其台阶。于此类人来讲,那种睥睨天下,统御万物的感觉实在是莫大的诱惑。
然则其所谋实在是“小”!
纵观中外历史,“掌控者”不管所谋是“大”是“小”,其历程必定是艰险异常,耗费巨大而所成者甚少。秦始皇雄才大略,征伐六国仅传二世;拿破仑志存高远,横扫欧洲终陷孤岛。究其根源,乃在于亿万人有亿万个脑袋,想以一人之念同亿万脑袋,鲜有成功先例。
此为“掌控者”所之难。
以上统而论之,世间一切“生存者”皆有所难,不过因其地位层级不同,所难有其不同。腹中三餐者为生存食物而难,衣食无忧者为生存自由而难,掌控者为生存长远而难。而所能解难者,怕是要从控制“欲望”而起。
佛法讲求“众生平等”,说的乃是众生法性的平等,“慈悲喜舍”的平等,即所谓“四无量心”,而非际遇、地位的平等,否则菩萨也不会有如此多等级。
既然神仙菩萨都没办法保证自身平等,则众生分三六九等就是自然。等级既已生成,就会有鄙视与压制。贵族鄙视土豪,学者鄙视文盲;地主压制佃农,官员压制平民。自古皆然,进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等级亦能更替,犹如日月循环,天道往常,等级随形势变而变。泥腿子能成教授,穷书生亦能成高官;首富能一夜变穷,明星亦能瞬间臭名。正所谓,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
而等级之产生,除先天因素外,多半是由后天差异造成,其根本在于原属天性的“欲望”在后天产生之差异。“欲”有大小之分,弱者有“小欲”,强者有“大欲”。
“欲”又有善恶之分,“善欲”为众生生存之基础,社会进步之动力,“恶欲”则为罪恶之温床,破坏之缘由。
我们要消灭的就是“恶欲”。
而如何灭?实乃千古难题。
以我对己之要求,抛砖引玉:少给他人制造困扰,不引诱他人之欲念,多做少求,适取不贪。
如我能坚持,想必会少些“恶欲”,而生存之难也能淡然待之,泰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