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不能遵从从众原则,那就是——自我,即使其他人都站在你的对立面。在生活中,有一种误会无法消除,那就是——偏见,哪怕是最亲密的关系。
《杀死一只知更鸟》,出版于1960年,因它内涵的教育意义风靡全球半个多世纪,书中所叙述的故事即使放到现在都会让人愤愤不平:黑人汤姆被人诬告强奸罪,辩护律师阿迪克斯 尽管握有汤姆不是强奸犯的证据,并全力为他辩护,即使汤姆的无辜显而易见的,但白人对黑人持有的种族偏见,最终还是给汤姆扣上罪名死于乱枪之下。
而现实中的这种偏见,也不知不觉的显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女司机诶,女司机上路不是祸害人么,交通事故啊 肯定是女司机的责任。”
“这人居然有纹身,他肯定是混社会的 不是什么好人。”
“穿成这样出门,一看就不知道检点!”
“女子深夜遇害,大晚上的不回家就是在给罪犯留机会。”
你说什么做什么都堵不住悠悠众口,心理学中将这种行为叫做“证实性偏差”,它是指当我们先入为主接受或形成某种观点时,就会带着主观意念 下意识的去排斥和你观点相悖的现象,从而得到从主观出发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实或真相。
而书中所讲述到的种族歧视和偏见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今年新冠病毒全球肆掠的情况下,美国黑人被白人警察膝盖索脖身亡的新闻炸裂全球的时候,人权运动又从美国各州浩浩荡荡的发起遍布全世界各地。美国在全世界宣扬人权自由和民主,却以世界霸主的姿态俯视着其他的国家,也没有给到黑人应有的尊重和自由,国内黑人的内斗也从未消停,美国这个带着殖民移民色彩的国家,带着各自的偏见组成的国家,纷争是自始至终。
在人类发展史上,争取人权的历史 就是一段充满流血和牺牲的历史。19世纪的犹太人生活在欧洲的各个角落,它是一个民族却不是一个国家,没有一个民族像犹太人更想建立自己的国家,而纳粹对犹太人近乎灭绝的屠杀,何不是人权斗争的典型?再说说黑人人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也是在为黑人争取权利的道路上,被种族分子暗杀,成为人权运动的牺牲品。回想生活里历史中,那些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生命,心里总觉得很难过,人性的恶和黑暗会可怕到什么程度?读完《杀死一只知更鸟》,它会让你看到人性的善良,虽然有不公平 虽然有偏见,但你还是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善良而又温暖的人。
在读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想教育是什么?什么样的家庭才能教育出人格完善的孩子?
显然书中没有答案,现实生活中也没有答案。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都不一样,同时也有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人性,你无法用社会的标杆来衡量一个人,你也无法用所谓的公平法则来约束一个人的自由,你更无法用道德去考量一个人的人性,每个人都想要自由,每个人也都带有偏见。也正是因为偏见而使大家相互制衡,也正是因为偏见而建立起更完善的制度和法则,使大多数人受到制约懂得尊重,从而维持了社会相对的平衡和稳定。
所以说,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你即使成为不了那样的人,也不要用你的偏见和论断来攻击和伤害他们。因为存在即合理,人要学会接纳与包容和自己的不同。教育可以使你成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可以让你看清更多的是非,而不会去妄加评判。
文章里面有一句话:你永远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很容易以自己固有的知识去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这就像是月亮被光环笼罩时,所产生的晕轮,让周围都模糊不清的现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看法,大多数都是荒唐的,这种看法取决于自己的个人动机,很多时候的看法也是一知半解的,而这取决于对方想让你看到的样子,想让你了解的“真相”。有时候你所看到的未必就是事物的全部真相,你所了解的,不过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在你看不见的角落,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说到:真正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到的。
既然一切充满未知,何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完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