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京溪社区台风气象课记录

缘起:8月参加了千禾基金会组织的气象课导师培训,台风课程主要由千禾与悠悠草木共同开发,关注气象变化与人的活动及生活的相互影响,培训后在社区组织气象课。

此前联系好白云京溪社区作为非气象专业人士自己担心讲不透彻,不过自己也当成一个学习者,和参与者一起探索未知,遂释然!

准备阶段

针对对象为6-12岁亲子气象对象,现有课件基本涵盖了关于台风的基本知识点,自己再学习消化并完善和延伸补充,流程再细化。活动拟分上下午两次课,上午与参加者建立关系通过游戏方式聊台风故事,下午再就关于台风与社区生活联系,社区走访安全观察纪录。海报新鲜出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广东数年来一直深得台风厚爱,备课时在现有知识点上增加了一些台风图表和相关数据,为直观了解风的生成增加了风的形成的小实验。期待和大家从生活经验出发,了解台风发生及危害及预防防范,并进一步关注气象现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了解报名家庭分别有5岁和9岁,12岁亲子家庭,考虑到混龄参与活动目标和层次设计平衡参与年龄跨度,计划分组让大孩子帮助小孩子,家长在观察组适时协助。感谢京溪工作人员纯琳细致的与参与家庭联系确认!

课程执行

当天到场萌娃在4-7岁间,都是小龄故去掉分组和些复杂知识点,以亲子家庭为单位参加。提到参与初衷,大家都希望了解自然现象以备应对。课上约定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到台风你会想到什么?(用一张A4纸折九宫格,在格子中间写下台风,把你想到任何与台风有关的事物,感受的联系填下去。)家长引导孩子越说越兴奋,关于台风的故事里也有不少家庭记忆,比较重合的是台风天的福利听课停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一环节大家有践行表达,合作,鼓励分享等课前约定,很棒!

另也设置了一个问题墙区域,大家有想到任何问题可随时上墙,孩子们提到比较多是台风怎么来的,台风来了怎么办?也与当天的课程主题相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开始风的生成小实验前,借实验的小蜡烛为即将生日的bobo即兴唱了一首生日歌。进入正题,实验开始,小纸环在火苗上方旋转起来,小朋友惊呼转起来了!

为什么会旋转?

有风!

哪里来的风?

蜡烛火苗空气加热上升形成气流促使纸条旋转blablabla

感谢这位家长!

台风生成原因也相似,太阳直射海面引起水蒸气蒸腾上升,空气流动形成热带气压中心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孩子们年龄偏小,不一定很好理解风的形成,也是引发探索未知的开始!接下来一起看了关于台风的视频和相关知识点。台风登陆的图像和视频让大家都惊叹自然力量的爆发。进一步讨论台风带来大风和强降雨,家庭及社区环境预防应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课上花絮

@生活经验提炼及传承

当天有两位自小生活在海边,亲历过多次台风的家长。珠海的爸爸分享台风登陆前村里组织撤离避其锋芒,后来已搬离海边;来自汕尾的奶奶分享台风来临前把菜地的菜都赶紧收了。上辈人与自然互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应对模式,代代相传。

@让孩子参与到真实生活中来

依依小朋友在分享台风应对时一直强调要及时断电,不过经验稍显单薄,也将火情应对混到一块讲了,妈妈分享之后台风来临要和依依一块做准备,让她多积累一些自己的真实的生活经验。

也留意到秋秋小朋友的分享较多来自于书上的知识点,跟奶奶提到可与孙子多分享其丰富的生活经验。

@原来台风也有有利的方面

课上分享台风到来带来自然灾害,让人谈之变色;其也有有利的方面,会增加降雨缓解暑热和降低能源消耗,转移地球能量等。一位参与者提到原来台风有时也在做雷锋。跳出以人为中心,台风作为一种自然气象活动有其自然的规律和作用。

与课程观察员讨论总结

感谢纯琳和志愿者席的全程协助和观察,活动后聊了当天较好的和需改进方面。

较好的:课程中活动形式多样,适合青少年和学龄前儿童,较好达成了气象知识普及的目标。

需改进:参与孩子较小,课程内容对于学龄前儿童有些难度,知识点的转化在输出时还需要多打磨;另对于小朋友注意力持续调整环节安排。

总的来说是一次不错的课程体验,让大家关注气象现象了解相关知识及以及应对,并关注社区环境安全。

后在朋友家发现两本台风相关读本,应用到此年龄段孩子课程中也比较合适。

图片发自简书App

活动后记

~气象中的先人智慧

人从自然中来,从狩猎采集,农耕文明到现代文明,人在与自然互动过程中提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智慧,很多相关谚语,成语诗词都与气象现象有关。很多时候关注了其引申义而忽略其本义,这也是一条解密气象线索追溯先人智慧的路径。诸如风轻云淡,云开雾散,秋高气爽,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等…

~人类活动与气象变化

这次课上没引出如全球气候变暖的气象与人类生活方式相关价值观命题,与课程内容准备欠充分,参与孩子较小有关。之后有机会也和孩子们展开讨论,还有瑞典环保少女的发声和行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气象课程项目背景

珠江三角洲是全球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区域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而经济体量显著、人口稠密,气候脆弱性极高,人们的生计、健康和安全面临重大风险。千禾基金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等国内外领先研究机构,开展气候变化在珠三角地区的区域和社区影响评估,探索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案,并推动气候变化议题主流化和能力建设。本次针对儿童的科普课程由由千禾基金会与悠悠草木合作开发,下一步还有高温、雷电、暴雨与洪涝等主题课程。共创文明安全社区,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对孩子来说,更是需要培养未来主人翁精神,希望从这个课程开始,在孩子们心中也播下一颗小小的种子,让孩子们更关心自己的社区,在社区中成长为有行动力、有责任心、有幸福感的人,让我们的社区不再惧怕风雨,携手共同温暖前行。


相关天气关注:

中国气象局

中国天气网

2345天气预报

公众号:

中国气象局

中国天气

广州天气

彩云天气

科普小实验:@贤爸科学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