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无感。平常的一天,甚至天公也不作美,有轻霾,灰朦朦的。
现在,节日好多呀。伴随着的是聊天的话题也如此之多,有爱恶搞的更是发挥了聪明才智,非要调侃一下,看下面这个段子:“俩人搞对像三年了,今天约好山上练骑马。 男的想浪漫一下,就骑着马来到了悬崖边, 回头对着心爱的女人说:“还有一周就情人节了,我最后问你一句,你到底能不能嫁给我,如果你不嫁给我,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我就从这个山崖跳下去”。 …………女人被感动了,对着男人大喊一声“嫁!” …………马嗷的一声从山崖冲了下去……享年30岁——马上情人节快到了,切记:煽情有风险,说话需谨慎!”
好笑吧……还有下面这两张图片:


因今天的节日,因这些调侃,失态地笑了好几次。可见情人节流入我国,其含义也是递增呀,这和国人的幽默是分不开的。
罗马帝国时期,信仰基督教是非法的,有一个瓦伦丁的基督徒因此被关进了监狱,监狱长有一女儿,是个盲人,经常在监狱里走动,她被瓦伦丁的博学征服了,甚至产生了爱慕,他告诉了女孩可以治疗眼睛的方法,可惜当女孩治好了自己的眼睛,赶回监狱的时候,瓦伦丁已经被处决,于是当天晚上,她在瓦伦丁的坟前自尽,人们就把这天定为情人节,象征着忠诚,友谊,爱情。这才是情人节真正的含义,重情重义之人都可视这天为节日。
见到美好的恋人,自心也产生美好。儒雅少年,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纵然你们还不晓得生活也有其沉重和无奈的一面,但是心中仍有一箩筐的祝福和畅想的话想对你们说,简言之就是“多好呀,好好恋爱,好好享受生活……”
“别被生活上的压力吓倒你们……”这是我们这些亲人发自肺腑的话,一些现实的困难,我们会想办法渡过,而你们,就尽情快乐去……
雾霾终是被午后的阳光冲散,暖洋洋的,春天真好。
想起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她们在唐代诗人元稹的笔下形成,为《莺莺传》,取材于他早年的一段经历,但可惜的是这是一个始乱终弃的故事。元稹才华盖世,但性格孟浪,在《莺莺传》里他以张生之口认为莺莺是天下之“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认为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最终抛弃了爱恋他的莺莺。后来,他婚娶,莺莺也嫁与别人。也许,他也有愧疚的时候,他想见一面,与昔日恋人,崔不肯,并赠诗一首:“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莺莺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更有一幅傲骨……
现实虽不圆满,但人们的期许却是皆大欢喜的,金代董解元不负所望,在《莺莺传》基础上作《西厢记诸宫调》,把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的事改编成张崔二人自由恋爱的故事,元代王实甫又在《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作杂剧《西厢记》,王实甫的《西厢记》文词优美,人物形象塑造生动,遂使西厢故事广为流传,作为主角的崔莺莺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她回赠给张生的那首诗清新、脱俗,短短的二十个字蕴含了她对爱情的期待、向往,“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莺莺与张生的故事终于圆满了,人们对爱情的设想也达成了……
夜晚,信步庭院内,圆月昨日还有,今天却隐去了。空气有些湿润,风也柔和多了,丁香花也快要开了吧。
期盼一株花开的心情,是不是也很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