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张瑜,我为读书代言!如果你也想加入樊登读书会,也想一年读50本书,那就点我加入吧!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点赞、打赏,如果你愿意,我们一起坚持练习,坚持写作!
张瑜
职业:销售副总,一个8岁孩子的妈,做出100种高颜值早餐的网红达人;
爱好:美食、读书、画画、看美剧、旅游;
红色性格的人,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什么都喜欢尝试!
2017/03/08
《幸福的婚姻》,P176-P179
┄如何处理家人和配偶的关系?
婚姻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夫妻之间建立“我们”意识,把配偶放在第一位并建立这种团结意识是婚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丈夫首先是一个女人的丈夫,其次才是另一个女人的儿子。一定要站在妻子这边而不是自己的妈妈一边。这样她们反而会更好,要让家人知道自己和配偶是更紧密的一家人。
书中作者的这个观点会让中国婆婆们的感情受到伤害或者说不愉快。其实很多人以为“婆媳关系”问题是中国特色。NO,全世界都一样。
有一份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Terri Apter研究,大概60%的女性感觉自己和婆婆关系紧张,仅有15%的男性感觉自己和岳母关系紧张。
同样是和伴侣父母相处,女性和男性感受的差异竟如此之大,这是因为男性要到婚后才开始面对和母亲建立界限的问题。有些丈夫不愿意面对和母亲的冲突,甚至会将与母亲建立界限的责任扔给妻子。他不会告诉母亲自己不想做,会说是妻子不允许他做,这种行为更会引起婆媳冲突。
作者说“男性和母亲建立界限的时候,母亲的感情会受到伤害。但是长远来看,这是值得的做法”。站在女性的角度,我觉得男性应该选择和自己的妻子统一战线,会增加妻子的安全感,而男性和自己母亲的关系已经非常稳固,不会因为男性选择和自己妻子靠近就被破坏。更重要的是,男性对自己妻子的态度,会严重影响他父母对媳妇的态度。如果他开始贬低自己妻子,表现出不尊重的感觉,他父母会附和他的看法,妻子会感觉被丈夫的家庭排斥在外。
所以,把配偶放在第一位,是健康婚姻最重要的一步,丈夫和妻子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我们”的意识,只有当夫妻将对方视为可靠的队友,他们才能携手解决婚姻中的问题——当一个人把你看成外人,你们的合作还能继续多久呢?要弄清楚,谁才是幸福关系的核心。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一年当中,家庭中属于女人的节日有几个?一年当中,所有人对女人道一声“辛苦了”的日子有几个?就在今天,我更愿意说这是“女王节”,男同胞们不应该称呼“孩他妈”,而应该说“亲爱的,节日快乐!”
点我试听《幸福的婚姻》音频
点我试看《幸福的婚姻》视频
2017/03/07
《幸福的婚姻》
今天早晨我和老公一起床就因为一些小事拌嘴,两人在早上不欢而散各自去上班了。一大早的心情一点也不美丽。我会因为“他喝酒、他刷牙洗脸溅一地水、他忘记回我的信息、他不主动帮忙做家务”而不爽。而他,也会因为“我乱用他电脑、我过度洁癖、我对说好的时间一改再改”而怒不可遏。可能很多人的婚姻里总是会被一些根本算不上挫折的小麻烦所困扰。
再好的夫妻,一辈子里也有一万次想把对方掐死的想法。有句话说的很对,婚姻无非就是怒火燃烧地去买刀的路上,看到了他喜欢吃的东西,然后买回了家。等过了30岁,上帝就给你的生活做减法,拿去一些你的朋友,拿掉一些你的梦想,越来越多的朋友分道扬镳变成点头之交,越来越多的梦想压在心底不可触碰。
所以,每次焦躁不安的时候,我都去听一听《幸福的婚姻》,书中的七法则,教我们如何巩固夫妻之间的友谊,听起来像交朋友一样。今天我们没有温和开场,那么今晚我们要妥协收场。虽然起因都是一些小事,但小事你不去修补,就会分离夫妻之间的感情,变得充满杀伤力。所以,我们要接受婚姻中的无常,没有谁在婚姻里没有烦恼。摆脱消极情绪,多想想对方的好,感恩有这样一个他在身边,永远都维护我、支持我、保护我。我们要时时修炼,运用书里的法则,为幸福的婚姻做出努力,改变现状,双方有了共同的目标,才是有意义的婚姻。
点我试听《幸福的婚姻》音频
点我试看《幸福的婚姻》视频
2017/03/06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今天在上下班的路上听了樊登老师讲的《梁漱溟先生讲孔孟》,这本书我在去年夏天的时候买来送给了老公,我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喜欢孔孟之道的人。而老公也认真看了这本书,书上还有很多读书笔记和注解,而我自己则一页也没翻过。
但是对我来说,“孔孟之道”看上去高不可及,必须仰望,它到底使什么?我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美女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样的?我记得在百家讲坛上,于丹老师说过:“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好厉害的于丹老师,我不知道“温度”和“色彩”的定义是什么,按照我的理解,孔子的思想是真正伟大的、朴素的思想,决不会只适用于一时一地或一人,它具有普遍的意义。那孔子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和指导呢?
听了樊老师的解读,孔子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是有很多启迪意义的,关键要看我们如何汲取这种智慧,来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效率和价值,更幸福豁达。
所谓“尽人事而听天命”,这是孔子一直在教他的学生一种朴素的简约的生活方式,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很多东西不该操心的不去操心。这也是我们现代人幸福的方法,就如正念的奇迹中,一行禅师倡导的就是时刻体悟当下的喜乐,不必去操太多心,长期保持在福乐状态中。
当满世界的人都在夸赞你的时候,不要因为这种鼓舞而迷失了自己,而当全社会都在指责你,非难你的时候,你的内心要不泄气,依然坚持你认定的想法。让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
所以,不管孔子是有温度的,还是有色彩的,我们都需要这样的孔子。
点我试听《梁漱民先生讲孔孟》
点我试看《梁漱民先生讲孔孟》
2017/03/05
《未来简史》P52-P58
┄“一段关于草坪的历史”
今天和闺蜜们出去爬山,瞬间惊觉新年已流逝六分之一,不知不觉已三月。想想春天总是很短,在我这个吃货的脑中则惦记着刀鱼、河豚、香椿、明前龙井。
言归正传,周末时光,今天分享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美国的中产夫妇正在为自己盖一个新家,他们要求设计师在前院要有一块漂亮地草坪。为什么想要一块草坪呢?他们也许会说因为草坪漂亮啊。《未来简史》的作者赫拉利说,这件事背后是有历史原因的。
想要一片漂亮地草坪,除了要有地,还得付出许多心力。中世纪英法两国贵族的城堡在私人住宅和公共建筑前开始设置一片草坪,后来成了贵族的标志。而贫穷的农民负担不起,绝不可能把宝贵的土地或时间浪费在草坪上。于是,城堡入口处那片完美的草地,就成了无人能造假的身份象征。到了现代,从国会、总统官邸到其他公共建筑,一直保留了草坪的传统,成了权利的象征。同时,草坪也征服了体育界,重要的足球或网球比赛,用的都是草地。再到19世纪,中产阶级扩大,数百万家庭也负担得起,于是在美国市郊,平整漂亮地草坪也从富人阶级的奢侈品转为中产阶级的必需品了。
了解了草坪的简短历史,如果你现在要设计梦想中的房子,你可能会再想究竟要不要草坪了。我们可能仍然不免受到过去的影响,还是想要有片草坪,但我们不一定非得选择草坪,我们还可以来点全新创造,或者换成日式的枯山水、中式的园林风格也是不错的选择。对我来说,我更喜欢把草坪变成一个自留地,种上各种蔬菜水果和花草,这样的想法应该也是来自中国的传统,喜欢有个一亩三分地,种上蔬果,过上田园式的生活。这就是中国文化给我的影响和负担,就像草坪的历史给美国中产乃至全世界的中产带来的影响及文化。
你可以从草坪的大小和维护质量,快速判断出每个家庭的财富和地位。草坪是中产阶级的天堂,比如在美剧《绝望地主妇》里,邻居会互相攀比自家门口的草坪,还可以从草坪没人管的明显证据中知道隔壁那户邻居是不是家里出了问题。
点我试听《未来简史》
点我试看《未来简史》
2017/03/04
《刻意练习》
┄P85-P90“心理表征是什么”
┄P223-P254“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这两章的内容可以结合起来一起理解。首先什么是心理表征?比如,一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的脑海中就会“看到”那幅画,这就是普通人的心理表征。
作者说“刻意练习能够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杰出人物和我们普通人区别开来的正是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我想郎朗在弹钢琴的时候可以不看琴谱,可以闭着眼睛人琴合一,这就是他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创建了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C罗在绿茵场上这么激烈的比赛中临门一脚进球,也不可能有时间计算什么角度踢出去才能进球,这些统统都来自于他多年踢球创建的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而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能使他在遇到问题时调动起来表现卓越。
再来看杰出人物的路线图,四个阶段:产生兴趣、变得认真、全力投入、开拓创新。第一阶段:“当他们还是孩子探索着世界时,受到父母的熏陶和引导,或是兄弟姐妹的激励,对某件事产生兴趣,把它当成玩具或游戏,这是他们最终对这件事物充满热情的第一步。”
这个观点让我获益匪浅。我让我的女儿在寒假的时候开始写日记,我给她买了一本手账本,吸引她的注意。每一天的手账都有两页纸,一边是一首唐诗配一副画,一边是空白页。为了让她养成写日记习惯,我要求她每天写日记,必须是每天才能培养一个习惯。虽然她才刚上一年级,不识几个字,但我要求她每天哪怕写一句话,哪怕都是拼音写的,哪怕没什么可写,抄一遍旁边的古诗,都要认真写下来。这就是在培养一个习惯,并创建她对日记的最初心理表征。一开始我每天要提醒她睡前把日记写了,差不多15天以后,这个习惯已经养成,不用我提醒她,她自己主动去完成了每一天的日记。而我从来不评价她写的好不好,内容如何,字如何,只要完成即可。我想等到二、三年级,再去实施第二阶段“变得认真”这一步,从专业的角度去帮助她提高写作能力。
所以,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创建心理表征时获得的好处是,能够自主自由地开始探索那种技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她养成了一个好习惯,而这个好习惯对有助于她在进入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理解以刻意练习的原则为基础,并着眼于创建更有效的心理表征,感受心理表征带来的力量,促使她自主自发地去练习写作提高技能水平。理解想要在写作领域获得足够的技能需要付出什么样的练习和努力。
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试着让孩子从一开始养成很多好习惯并产生兴趣。我把它认为是刻意练习的第一步。
《刻意练习》这本书的分享就差不多结束了,希望喜欢这本书的书友可以找我一起来探讨你们的观点,而我自己的分享还有很多瑕疵,欢迎指正。
点我试听《刻意练习》音频
点我试看《刻意练习》视频
2017/03/03
《刻意练习》P141-P147
┄“一万小时法则”
最近几年“1万小时法则”这个概念非常热门,这是由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在他的畅销书《异类》里提出的“一万小时法则”。这本书我当年也看过,可以说因为这一法则,这本书当时备受追捧,因为这一法则告诉人们:只要你在任何事上花一万小时来练习,就会成为大师。当时我也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给了我巨大的鼓舞。
读了《刻意练习》这本书,才了解到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是在对本书作者和同事发表的对小提琴学生进行研究的成果数据上提出了简单化、概念化的”一万小时法则”。
但实际一万小时并非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在“刻意练习”下的一万小时才有用。虽然它深入人心,但它真的错了!
所以,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才是一种更高阶的学习方式,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果。《刻意练习》作者的数据也表明,1万小时这个数目也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实际会缩短学习时间,用不了1万小时,可能某些领域的练习时间远高于1万小时,1万小时只是个平均数,《异类》作者误解了这一事实,并且错误的宣称了“一万小时法则”。这刷新了我对学习与练习、1万小时与成功的认知。就如樊登老师说的:“刻意练习比一万小时理论更合理”。
点我试听《刻意练习》音频
点我试看《刻意练习》视频
2017/03/02
《刻意练习》P206-P222
┄ “保持动机”
着手做一件事并不难,每个新年伊始都有大批人立志学一种乐器、减肥等,然后,过了一段时间,现实打击了你,你很难找时间去锻炼去练习,那不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你原本信誓旦旦想达到目的的决心开始衰退,到最后,你完全停了下来,不再重新开始。这就是“新年决心效应”。
我在每个新年伊始也会想着学一门语言、去练瑜伽、去健身房减肥,我买了德语自学教材、我买了瑜伽服报了瑜伽课程、我办了健身卡等等,最后计划都不了了之了。
我从“保持动机”这一章节看到了原因,能够让人们坚持练习的是动机。连稻盛和夫都做事都用“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来考量自己。所以,要保持动机真的很重要。
比如我正在进行的一项练习是给我女儿做早餐,不是简单的早餐,要用食材拼画出一个动物或一朵花或一个人物。我最初的动机是为了吸引她可以好好吃早饭,拿各种食材不断练习,每天半小时时间,不厌其烦地尝试,绞尽脑汁想主题,在半年的时间里,我做了100多份早餐给我女儿,越做越得心应手,女儿爱上了我做的早餐,而我也得到了朋友们的认可。
我发现最简单最直接的动机就是来自于他人的认可和崇拜。我在经过一年时间的练习后,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而身边朋友的鼓励、支持和赞誉可以为我提供不断前行的激励和信念。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骄傲,从朋友的称赞中感到愉悦。
所以,一旦你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并且可以看到结果了,这种技能本身就可以成为你动机的一部分。
刻意练习可以创造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当我单纯的想为女儿做早餐开始,我不知道自己最后会收获什么。所以,任何人都可以从你感兴趣的区域入手,大胆去闯,去试,任何一条路径都可以收获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这次的31天读书笔记分享活动,我想知道活动的一瞬间我的动机来自于樊登读书会会员卡一张,但是焦会长的鼓励强化了我的动机,这不是心血来潮为了获得一张会员卡,我要真的在这31天里刻意练习,分享读书笔记给大家。
点我试听《刻意练习》音频
点我试看《刻意练习》视频
2017/03/01
《刻意练习》P60-P65
┄“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
如果你对“刻意练习”这个概念比较熟悉的话,你会马上意识到,所谓的”走出舒适区”,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区”吗?
心理学家把人对外界的感知分为三个区域,最里面第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熟悉的事物;最外面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完全陌生的事物。“学习区”,是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既有熟悉,又有新意。我认为刻意练习一定要在学习区进行练习。我们不但应该在学习区练习,而且应该在学习区研究、工作和娱乐。
关键的一点,就是你要敢于从舒适区往外走一步,但是还不能走得太远。面对这个世界你不能一味迎合,你要敢于任性地加入一点新东西,但是为了你自己的安全起见,也不要太新!
所以,在过长的时间内过分地逼迫自己,可能导致倦怠和学习低效,大脑和身体一样,对于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点我试听《刻意练习》音频
点我试看《刻意练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