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很弱小之对付撒泼的小孩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撒泼的小孩儿,是纵容还是严厉管教呢?个人觉得,做父母的有时候该严格还是要严格的,这个严格指的是坚持正确的原则,那么严格的度是如何把握的呢?

      严格之后,小孩儿难免心里委屈,不服气。怎么办呢?我迭代升级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把小孩儿调皮捣蛋的瞬间拍照或录像,这是以后合适时机的“药方”;二是假装在危机来临之时进行角色互换,咱们做父母的模仿小孩儿,让小孩儿当父母,咱们在小孩儿面前尽情“撒泼”。我家小孩儿捣蛋归捣蛋,但是我只要拿出这两个武器来,小孩儿身上捣乱的魔鬼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而且还会引来小孩儿哄堂大笑。看着这个大人怎么耍猴,而且,大人故意还要添油加醋,搞事情。

    给小孩儿录下“撒泼事故”现场视频是为了小孩儿日后情绪稳定后给看回放,让小孩儿亲自感受这段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按照历史经验,让小孩儿引起共鸣、反思、纠正不良行为。在“事故”现场与小孩儿进行角色互换事让小孩儿感知其语言和行为有不妥之处,引导小孩儿正确行为。

      抛砖引玉,他山之石,这个方法是我读了《游戏力》这本书之后针对我家小孩儿的有效“药方儿”。这本书从理论到实践写的生动有趣,颇具实用性。我很欣赏作者科恩先生在教养儿童中过程中总结的不过度放任也不强烈逼迫之间的中庸之道。

      父母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的,开启暂停键,和小孩儿打过、闹过、玩过之后,再按重启键,正事儿不耽误,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