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校课例研究的主题词是“同课异构”,我们不仅仅在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组织,还拓宽了合作的领域与伙伴。
在四月份,我们邀请了山东泰安实验学校的三名老师来学校,与我校的三名青年教师一起进行“同课异构”,泰山实验学校的老师展示了他们的“思维碰撞课堂”,老师们受益匪浅,其中领会到的关键词如下:成果指标、深度学习、整体建构、交互反馈等等。
同是四月份,我校五名青年教师赴山东潍坊峡山中学授课,对于他们,异地异校异班上课,这是首次。为此,我们特地邀请区研修员走进学校,一起帮助我们的老师进行磨课。令我感动的是,他们竟然连磨三次,一次次的方案被推翻,一个个的细节被打磨,有的老师急哭了,有的老师备课到深夜,但是我们的老师却都想珍惜这样的机会,尤其他们要珍惜这难得的准备过程,谦虚地向其他老师请教,反复地修改,反复地尝试。我亲自与他们一起走上了奔赴山东潍坊的路。他们成功了,他们不愧是北京育英学校的老师,他们向山东以及其他省市的老师展示了北京教育改革的成果,展示了密云区教学改革的主张,展示了个人辛勤劳动的产品。
五月份,学校又组织了总校老师,也就是我校青年教师的师傅们,走进我校与他们的徒弟进行同课异构。看到青年教师们与他们的师傅亲密地交流,虚心地问道,我很欣慰,更看到了育英密云分校的未来!
今天,我们又迎来了河北省涿州实验中学的六名老师,他们将于明天与我们的“教师领袖成长俱乐部”的六名骨干教师进行“同课异构”。
我想,我是在给老师们搭建一个自主成长的“擂台”,希望老师们在“摸爬滚打”中实现专业成长的飞跃。
课上的好与差并不重要,我感动老师们的那种痴情教改,热爱学校,主动参与的热情与精神。
老师成长的欲望被点燃起来了,人人寻求改变与改进,创新行动开始不断涌现。有个家长说:“老师们的改变是孩子们的福气!”
是啊!为老师们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而努力追寻自身进步的精神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