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接连受到打击,原因是突然兴之所至,在豆瓣上搜了几本自己很喜欢读的书出来,去看豆友们的评价,结果大多是负多于正。顿时对自己失去信心。
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书,但仅仅停留在“看”。看过的故事大多都随着时间地推移而渐渐忘却,看过就看过,留不下什么印迹。所以很敬佩在网上看见看过很多书也写出精彩书评的网友们,素不相识却值得自己学习。我很爱看书,可能最大的原因是很喜欢体验到共鸣的感受。并不是什么文学评论家,看书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爱好,一种消遣。从书中开拓一下世面,体味一下人生百态,这是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浅薄到不敢对一本书妄加评断,但看见其他人对自己喜欢的书提出负面评价时,也会欣然接受,因为他也不会影响自己因为其中的某一点或某一段而产生共鸣的心情。
以前总爱跟人争个高下,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所喜欢的就是傻,现在想想傻的却是自己。我的朋友都知道以前我很喜欢郭敬明,买了很多其出品的书,对小四当时也真是痴迷得很。现在时常问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喜欢呢?已经很久了,没有再关注他,可能像很多网友说的那样:从脑残学校毕业了。有段时间其实还很羞于跟人说其实我以前很喜欢小四。不过要问我为什么不喜欢了,我真给不出一个答案。
有个表妹,她很喜欢TFBoys,虽然我对他们没什么感觉,倒是在表妹身上看见了以前的自己,噢,不是以前,因为现在还是有很喜欢很痴迷的偶像。而我也开始反思:原来喜欢、爱好,那种心情都是一个人的事儿。看见别人对自己喜欢的书予以差评时,其实很挫败,但是却没法否认那本书的确有给自己哪怕一丝丝的感动与感想,“为什么你就体会不到作者的那种深沉呢?”“哎,你果然不懂。”“明明写的这么好你居然不喜欢,真是搞不懂你”“你怎么会喜欢那本书,那个组合明星啊”……为什么要对别人的爱好提出否定呢?!
我理解不了我的表妹为什么会喜欢TFBoys,就像别人理解不了我当初为什么那么喜欢小四一般,虽然现在不再喜欢追着了,终于还是释然。我不想去否定即便是被大多数人说“脑残”的自己,因为否定自己以前对小四的喜欢,其实就是在否定自己,虽然那是“过去”,但当初的那些激动、与朋友探讨的欣喜、每个月一期不落的买《最小说》……这些都是我自己活生生的的确确真实存在过的自己,是我自己的记忆,只是买的书是《最小说》而不是《意林》,喜欢的是小四而不是什么名家。但不是也看过即便是很多名著名人,同样有人在批评在不喜,所以真是没什么计较与纠结的必要了。回忆以前,其实不就是记忆中的自己吗?
每个人遵从自己的思想与心愿,选择自己的喜好。我们有自己喜欢的理由,也有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但最不应该的,就是对别人去指手画脚。默默喜欢自己的喜欢,也欣然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听更多不同的言语,充实丰满圆润自己,这就够了,不然难怪古人云:但伤知音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