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校长分享---自然而然的教育
给孩子一碗米饭,还是单纯给孩子这碗米饭所含有的所有营养物质?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单纯吃这些营养物质,身体不用代谢排出一些废物,但我们的身体本来有这些功能,用进废退,单纯吃营养物质,我们身体的代谢功能就会收到损害。我们需要吃大自然提供的粮食,身体会吸收掉需要的营养物质,然后把不需要的排出,这样的人才是完整的。
什么是厌学?用农业思维来理解教育,理解孩子的成长
厌的本意是满足,厌不是因为缺少,而是因为太满。一个很小的孩子,就学了很多很多东西,日日新学堂一般不会招收这样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孩子已经被使用过度了,很难有后劲发展,被成人使用过度,而不是被滋养。我们需要理解孩子,像理解植物一样理解孩子。教育一定是一个农业,不是工业,我们需要用农业思维来理解教育,理解孩子的成长。孩子是一粒种子,我们可以试着去种一颗植物,理解了植物,也就能理解生命。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时,会遵循生命的规律,什么时候开始长心脏、长骨骼等,我们干预不了。孩子出生后,为什么要干预呢?我们能干预的了吗?离开母体后,孩子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育,各种发育,都有一定的节奏。我们现在大多数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耐心,来观察孩子的节奏,成人有一堆的计划,按照这些计划的刻度来衡量孩子。这是现在教育出现的问题,家长很焦虑,花很多的钱在教育上,却忽略了孩子成长的规律,孩子成长的自然性。
不是塑造孩子,而是让孩子自主成长
塑造孩子的教育,是不道德的教育。家长按照成人的需要、按照社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模式来塑造孩子。塑造观配合的是人才观,把人当才,当成社会要用的才。首先这是对人的个体性的不尊重。人可以是才人,但不是人才。
丑小鸭的故事,我们大多数人愿意误读,希望我们的孩子最终也都成长为天鹅。其实,做一只快乐的鸭子,也是快乐的一生呀。鸭子也可以长的非常漂亮,也可以过的非常幸福。做一只幸福的鸭子,和做一只幸福的天鹅,是一样幸福的事情。
按照本性,能够获得充分的成长,不断的完善自己,走上这样一条道路,就是教育的成功了。把小鸭变成天鹅,是不可能的事情。自主的成长,才是一种道德的成长。
尊重成长的自然性,要坚持三个原则
1、 坚持生命的真实状态
2、保护生命的完整性
反对把孩子分裂着看,例如有的家长说自己孩子注意力不好,我的孩子记忆力不好,我的孩子思考力不行,等等。于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上个专注力训练课程,上一个思维课等等。这些呈现出来的问题,家长大多认为是学习上的问题,因为家长主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会在其它方面发现类似的现象,例如写作业不完整的孩子,吃饭时,是不是会经常剩饭?学习和生活息息相通。
3、尊重生命的个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