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磨蹭——磨蹭不是病,催促最要命》

中原焦点团队郭莺莺焦点解决网络中期第14期坚持原创分享第492天,咨询第293次,读书打卡第202天,语言基本功练习第181天(2020.9.10)《家有小磨蹭——磨蹭不是病,催促最要命》
不管多大年纪的孩子都会磨蹭,这是人的天性。磨蹭其实是孩子的必经阶段。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小时候,想想自己小时候,我们肯定也会因为磨蹭,受过父母的催促甚至谩骂。我们改了没有?相信我们也改不了。
父母催促孩子,实际上是要求孩子与自己在同一时区同一节律:
我们催促孩子快点起床,是因为我们也赶着要上班;我们催促孩子赶快吃饭,是因为我们要收拾碗筷;我们催促孩子做作业要迅速,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工作都还没完成。
当我们不断提醒孩子要“快快快”的时候,我们是以成年人的节奏带了他的节奏。
然而只有当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感受“时间”、感受按时做事情的规律,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但如果我们越俎代庖,强行阻断孩子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后果不堪设想。因为经常被人催促的孩子,有可能长成两种极端性人格:
第一,过分依赖型。依赖性人格的孩子,因为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觉自己是‘坏孩子’,失去自信;
第二,极度反叛型。反叛性人格的孩子,却只会越来越无视父母,变得自私冷漠。
这两种孩子,都毫无例外地丧失了自我。孩子磨不磨蹭,跟他是否聪明、是否学习好没有必然联系。慢,其实才是最快的方法。磨蹭,其实能够很有效率。
孩子和家长,看似并肩同行,但其实是在不同的轨道运行,各有各的去路。家长出面干涉,其实会跟孩子“撞车”。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才最要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