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大致内容是:我们如何对不同情况做出反应、我们如何表达自我以及我们的行为模式在小时候就已经形成了。
研究人员发现每个人爱人的风格是由养育时期的行为而断定的,爱人的风格包括我们的倾向和我们怎么回应我们爱人的偏好。
通过了解我们恋爱的方式我们可以了解我们的爱情风格如何影响我们的感情。
以下是研究人员提出的五种爱情风格:
一、取悦者
取悦者的成长家庭通常有过度保护或易怒且爱批判的父母,作为孩子,取悦者会尽一切可能在父母面前表现最佳行为,以免引起父母的负面回应。
取悦型的孩子不要求得到安慰,相反地,他们花费时间和精力提供慰藉给他们的父母。
取悦者对冲突感到不安,并经常通过给予或弥补来处理分歧,对他们而言说“不”很困难,因为他们想要尽量减少冲突。随着这些孩子的长大,他们学会留意周围其他人的心情以确保他们能让每个人都开心。
然而,当取悦者感到压力或认为他们不断让某人失望时,他们可能会崩溃并逃离关系。取悦者经常忙的不可开交,试图为每个人付出一切,但这是不现实的。他们没有为自己建立健康的界限,反而更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欲望。
取悦者若想要建立稳定的关系,他们必须诚实地对待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试图满足别人对他们的期望。
二、受害者
受害者通常在一个混乱的家中长大,受害者学会保持顺从以减少对自己的注意力,在不被察觉的状态中维持生存。面对他们易怒且暴力的父母,受害者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躲起来保持安静,因为对他们来说,活在当下是痛苦的。
受害儿童往往在他们的头脑中构建一个想象的世界来处理他们每天面对的危险。受害者自尊心低,通常承受着焦虑和抑郁。
他们最终可能的结婚对象是反映出与他们父母相同行为的控制者。受害者学会顺应,凭借顺应潮流来应对一切。他们已经习惯了压力情境中的混乱,以至于当他们体验到平静时他们反而感到不安,因为他们会预计下一个危机。
受害者想要培养健康稳定的关系的话,当情况需要时,他们必须学会自爱并为自己挺身而出,而不是让他们的伴侣恶意对待他们。
三、控制者
控制者通常在一个没有很多保护的家庭中长大,所有他们学会强硬起来并照顾好自己。他们需要不断感到掌控,需要不断地保持强硬才能避免在成年后暴露出在童年时经历的脆弱。
拥有这种爱情风格的人相信,当他们感到掌控时,他们才能避免经历恐惧、羞辱和无助等负面情绪。
不过,因为控制者不会将愤怒和脆弱连结在一起,所有他们用愤怒作为武器来维持权力。控制者有僵化倾向,但也有可能是偶发性和善变的,他们不喜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因为这会使他们感到虚弱和缺乏保护。他们喜欢靠自己解决问题并且用特定的方式完成任务,否则他们会生气。
控制者为了形成稳定持久的关系,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放手、信任他人并让自己远离愤怒。
四、优柔寡断者
优柔寡断者经常与善变的父母一起成长。孩童时期,优柔寡断者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不是他们父母的首要任务,没有父母持续的关爱,优柔寡断者对遗弃感到深深的恐惧。当父母终于意识到要给他们时间和注意力时,优柔寡断者却因为过于生气或厌倦而不想接受。
随着优柔寡断者长大成人,他们试图寻找他们童年时被剥夺的稳定的爱。优柔寡断者倾向于理想化新的关系,但是一旦他们感到被辜负或失望,他们就会变得沮丧和多疑。
他们经常感到被误解,并在他们的关系中经历许多内在冲突和情绪压力。他们非常敏感体贴,洞察力敏锐,这使得他们能够侦测到他人身上微小的变化以及人们什么时候逐渐远离自己
他们若要建立健康稳定的关系,需要学习如何调整自己并认识对方,以免太快做出承诺或因为自己的期望而受伤。
五、 逃避者
逃避者成长的家庭通常比较不重情感,而是强调独立和自主。作为孩子,他们学会从小时候就开始照顾自己,并把他们的感受和需求搁置起来用以处理来自缺少父母安慰而产生的焦虑。
逃避者倾向于喜欢他们自己的空间,比起情感他们更依赖于逻辑和分离。当周围的人经历剧烈的情绪波动时,他们会感到不舒服。
逃避者想要建立健康持久的关系,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开诚布公和诚实表达自己的情感。
正如麦家所说:“童年的所有经历就像在沙滩上,轻轻的手指头一按,都会留下一个印指。人随着越来越成年,内心就是一块水泥地,可能要榔头敲 ,才能敲出一个印子。”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很大很大,但是这世上拥有完美的家庭和父母的幸运儿也是少之又少,既然无法选择原生家庭,就选择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吧。
不管你的童年经历过多少黑暗,存在着多少阴影,但愿你始终能相信爱,勇敢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