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交替,草木枯荣,从2022年8月到现在,不知不觉间两年已经过去。回望过去,我还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懵懂少年,经历了春天的润泽、夏天的炙烤、秋天的收获、冬天的默默生长,如今,我已少了几分书生气,多了几分地气。两年驻村工作的日子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农村的广阔天地,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责任、希望与爱的种子。
两年来,我投身基层,怀着“勤学不辍、奋斗不已”的精神,书写“坚守信念、青春献行”的“乡村答卷”。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驻村以来,我始终坚持理论素养是党员干部的核心,做到理论上清醒坚定,积极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以党内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村内党员学习党内法规和政策。青年选调生正处于人生“春耕期”,事业起步期,要始终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我们终身必修课,常补精神之“钙”、常固思想之“基”,持续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修养,为书写“乡村答卷”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两年来,我深入基层,秉持“细察实情、洞悉本质”的态度,书写“心系百姓、为民发声”的“乡村答卷”。不登山高,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选调生作为基层“传话筒”,亦是“作桥人”,要努力把调研工作做好做透,努力寻求乡村振兴的“金点子”、“妙路子”。驻村之后,我日常跟随村党支部书记、网格员等入户走访,积极宣传医保社保、安全生产等政策,发放宣传彩页,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民政、残联等兜底政策的知晓率。并依托本村七色数据台账,为不同人群提供精细化服务,积极协助村“两委”组建爱心配送小分队,为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送药上门、代购代办、紧急送医等服务。走好基层调研之路绝非一时之策,而是助力乡村发展的长久之计,广大选调生唯有长期坚持、集思广益、上下奔走,方能真正把“调研课题”变为“满意答卷”。
两年来,我服务于基层,凭借“务实肯干、勤勉不懈”的品质,书写“不忘初心、尽职履责”的“乡村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思考,我逐渐明确了驻村工作的方向和目标。针对公建商网出租率不高这一问题,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谋划制定一村一年一事,提升改造农贸市场排水管网、修整小区破损围墙,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吸引商户入住。为了丰富村集体经济产业,我们积极参与到跨村联建当中,联合早元村等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依托板桥乡滨河早元现代农业日光温室种植园区,种植各类蔬菜瓜果。在蔬果上市后,我积极对接各类媒体利用直播、视频、文字等方式推广宣介我们的好产品。
展望未来,我深知乡村振兴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站稳人民立场,沉下身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把梦想的种子播撒在基层的沃土里,把火热的青春安放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我们的村庄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