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老子》有惑

看到第63章时有一句“报怨以德”,第一感觉是有点和上下文不和谐,为什么要报怨以德呢。马上反应过来我所认为的德是儒家的德,而这里的德是原意的德再被老子加以定义后的德。
原意的“德”从甲骨文来看是十字路中间的一个眼睛;应该有审视,选择的意思,而不是孔子所认为的一种崇高品质。
而老子所定义的德则是从道而来,人具体的行为方式,那么这个“报怨以德”就应当是“遵从道来应对怨恨(或者是更广泛的灾祸,不顺等)”,这就和上下文通顺了。
进而引起我思考这个道与德的关系,类比下来如同Python中的语法与具体作品的关系。把范围再度抽象缩小到一个类中,那么道就是支撑这个类的语法,而德就是完成这个类的行为。
《道德经》与《德道经》这两个不同时代版本的名称,个人更倾向于德道经。因为道这个概念无法直接获得,而德却可以具体观察体会。《老子》更像是一个提出道的概念,然后教人如何从德去找到道的书,也更符合实际情况。从万千行为中提取共性,这个共性就是德,从德再更深入的追究,那就是寻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6,734评论 4 81
  • 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 窗外的车水龙马一片慌乱 暴风肆虐着 凌晨四点开始出门工作的清洁工人 比烈日下工作更为艰难 娇...
    倾听你的倾听阅读 250评论 2 1
  • 最好不见,最好不念,随缘相见,应缘相念。一念思见,一见思念,动心是见,静心是念。 原创作品 (Original A...
    一诗一境界阅读 257评论 0 0
  • 气温越来越高,阳光越来越炙热,防晒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虽然有防晒霜的存在,但对于有些苦逼的不适合用防晒的敏...
    那XX工作室阅读 1,14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