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需要“添油加醋”

    在很多人印象里,数学课是枯燥乏味的,有不可理喻的把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然后求数量的鸡兔同笼问题,有数不清的马小虎在计算时看错小数点导致算错数让求正确结果,如此等等。

    复习阶段的数学课更是让人崩溃,每天考试,讲评,再考再错,继续讲,继续错……此时的课堂听讲往往是效率低下的,尤其是最近三天的坚守。为了防止学生造反,课堂上我时不时加点调味品,调动孩子们听讲的兴致。

    案例一:

    判断“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照我们成人思维来看,不是很明显错误嘛,没有什么可质疑的,但学习能力薄弱的同学,概念建构模糊,又受课本上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就是以三个角都是锐角的等腰三角形来举例的影响,很容易判断成是对的,如何突破这个迷惑点呢?我先把这种情况在黑板上画出来,故意画的高高的,瘦瘦的(顶角画成锐角),让同学们观察其特点;然后再画一个矮矮的,胖胖的(顶角画成钝角),也观察其特点,对比后把这两类等腰三角形起名字,经过讨论,“小蛮腰”和“水桶腰”两个对比鲜明的名字诞生了!

    师:还有其它类型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情况吗?

    生:上边的顶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

    生:等腰直角三角形。

    师:咱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就叫“标准腰”吧。

    同学们哄堂大笑,就这样,通过三个对比鲜明的图片,三个诙谐幽默的“外号”,让孩子们记住了,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它可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种不同的情况。

    案例二:

    简便运算:4.02-3.5+0.98+1.5

    对于此类简便运算,中等水平以下学生,往往是数字移,运算符号留守,还有一种错是减号后边添去括号,经常出错。可是,我已经讲了至少十遍八遍了啊!奈何还是不会!尴尬不尴尬,悲伤不悲伤……简直是悲痛欲绝!

    既然总说移项记不住,那就换种出场方式吧!

    师:大家请看,如果把题目中的数字看作是一个人,这个运算符号就相当于这个人的影子,人走到哪儿,影子就跟到哪儿,如影随形,如果人动,影子不动就不合常规了,现在大家能记住移项时,前边的运算符号也要带走吗?

    异口同声:记住啦!

    生:如果是晚上,看不到影子,我们还可以理解为,数字是一个人,运算符号是这个人的宝贝,人走到哪儿,宝贝就带到哪儿。

    又是一阵大笑, 简直比喻的太贴切了!看看以后遇到需要移项的,还有谁会出错!

    这个问题解决了,对于减号后边添去括号需要改变符号,这个从学期开始都错,一直错到期末考试的“老顽疾”,只总结一句“括号前边是减号,添去括号要改号”显然是剂量不够!

    我仔细端量端量减号,似乎看到一只魔法棒在挥舞,“唰”的一下让括号里边的符号+变-,又“唰”的一下,括号去掉,里边的符号-变+,还有比这更贴切的比喻吗?

    给孩子们一说,当即表演,手指头伸出来一挥,“唰”的一下,加上括号后,括号里边的符号+变-,我当即板书,4.02+0.98-(3.5-1.5),如果还有写错的,就有意逗逗她们,是你的魔法棒没施展魔法,还是魔法棒失灵了,然后在一阵阵笑声中,顺利把这个顽疾铲除啦!

    平常总是无数次的吐槽课堂太沉闷,岂不知是学生白米饭吃的太多了,寡淡无味,谁会爱上呢,看来还是要尝试做点让学生爱吃的“小点心”,经常的添点油,加点醋,增加点调味料,力争把“白米饭”做成“皮蛋瘦肉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