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揭示德国纳粹暴行的战争片,影片长达三个多小时,看完我才知道人们为什么不愿提起那段历史——因为它太沉重了,同时我也被主人公辛德勒的壮举所深深打动。这部影片让我对德国纳粹令人发指的罪恶行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启发了我的很多思考。
影片开头的一幕是一场盛大的宴会,德国军官们与佳丽小姐载歌载舞,企业家辛德勒,或许称他为资本家更为贴切,也参与其中,他四处观察着德国军官,像猎人寻找猎物一样,的确,资本家要想在战争中发一笔横财,跟军官打好关系会方便很多。
辛德勒的父亲曾对他说过——人生之中,你需要三件东西,一个好医生,一个宽容的牧师和一个精明的会计。而作为商人的辛德勒此时只需要一个精明的会计,所以他很快找上了斯泰恩,斯泰恩作为一个犹太人,一开始不愿跟德国人辛德勒打交道,最终还是答应了,因为这个决定对他自己来说是有利的。
辛德勒是个不折不扣的资本家。当犹太人被党卫队赶出原有居住地,城里一派动荡时,辛德勒和斯泰恩却坐在车里和两名犹太富人谈着一笔买卖,辛德勒借着骚乱不安的局势不断压低两位犹太富人预先的价钱,最终辛德勒赚了一大笔钱。在谈到雇佣工人时,辛德勒跟斯泰恩说——既然犹太人比波兰人更便宜,那我为什么不雇佣犹太人到我的厂里为我赚钱?这样对他们也有一定好处。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是一位女孩对着狼狈不堪的"丧家犬"高声喊道——"滚吧,犹太佬!"她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所以在她看来,犹太人被赶走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类似的场景出现在影片的后半段,满载着犹太人的火车途经某片地区时,一位小男孩向着车上的犹太人比着手势——他手指并拢,将手举到脖子前然后慢慢划过。我不知道是不是当时孩子们已经深受德国纳粹提出的种族灭绝政策的影响,所以才对犹太人深恶痛绝,或者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罗温斯坦是个又残又老的犹太人,在党卫队眼里,这种人是个废人,而废人的下场通常只有一个。辛德勒的会计斯泰恩决心帮帮这个可怜的老人,以免他遭到党卫对的毒手。尽管辛德勒不同意将一个几乎没有工作能力的人招进他的工厂,他强调自己是个商人,不是活菩萨,但最终还是让罗温斯坦在工厂里工作。某天早晨,工人们正前往辛德勒的工厂,路上碰到了一车党卫队士兵,士兵们将车上的铁铲丢在雪地里,命令他们即刻把街道的积雪铲除干净,这时厄运降临到了罗温斯坦头上。几名士兵将罗温斯坦从人群里拎了出来,罗温斯坦拼命解释自己是辛德勒工厂里的一名技工。听到这些话,士兵们纷纷嘲笑道——独臂犹太人,有用的工人?结果罗温斯坦被一名士兵当场枪毙,罗温斯坦随即倒在了雪地里,眼睛里闪着惊恐,鲜血很快染红了周围的雪地。尽管事后辛德勒向高级纳粹军官控诉自己损失了一名工人,但该军官却不以为意,还假惺惺地建议辛德勒可以向上级部门提出赔偿,辛德勒也很清楚处决掉一个没用的犹太人在上级部门那里根本就不算事,更别提赔偿了。
一天,党卫队毫无征兆地冲进犹太人居住的地区,强迫所有犹太人到指定地点集合。事发突然,大多犹太人纷纷束手就擒,乖乖下楼,还不能有一刻怠慢,否则就得吃一通党卫队的毒打,重者直接被当场毙命。一小部分犹太人出于对活着的本能,迅速藏了起来,有的人藏在了水槽柜里、有的人将自己蜷缩在钢琴槽里,还有的人躲在挂毯下的木槽里……我看到这时以为他们能逃过一劫,不承想党卫队根本不放过一个犹太人,一名士兵将听诊器贴在天花板上,一下就探出了动静,充满戏剧色彩的一幕是,当藏匿的犹太人被党卫队发现时,一首莫扎特的曲子和纷乱的枪声一同响起,钢琴声与枪声交织在一起,更加重了悲剧色彩和讽刺意味,好像清除犹太人对党卫队来说是充满快感的事情。
在战争中,很难看到人性光辉闪耀的一面,但依然存在。一位母亲将自己的女儿藏好后,由于藏匿的空间狭小,这位母亲无法跟女儿待在一起,正当她走下楼时,碰到了一位德国小兵,小兵一看到犹太人边后退边吹着胸前的口哨,但小兵很快发现眼前的这位是他曾经同学的母亲,他急忙劝说她藏在楼梯的角落里,不一会儿,一队士兵赶来搜查,这位小男孩向他的长官撒了谎,声称自己已经搜查过这栋楼了,没有发现犹太人。等士兵走后,这位母亲的女儿便冲下楼和她相拥在一起,两个小孩见到彼此时,气氛有些尴尬,小男孩有点无颜面对他曾经要好的同学,最后小男孩帮她们排到了一个好一点的队伍,让这对母子暂时脱离了危险。在德国纳粹的思想控制下,许多年轻士兵已经对犹太人生不出一丝怜悯,在他们眼中,犹太人已经跟动物没什么区别,又或许他们已经变成了麻木的杀人机器,因为杀的犹太人够多。可在这位小男孩身上,竟然还能看到正常的人性流露,也许有人说,身在纳粹军营中,每个士兵都是被逼着学杀人的,是希特勒赋予了这些士兵权力,激起了他们心中邪恶的欲望,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我觉得并不能忽略士兵自己身上的因素,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主动抛弃了美好的人性,这让他们能更轻松地沉浸在这场"狂欢"中。
当辛德勒在高处的山坡上看着底下党卫队的禽兽行为时,我相信作为一个德国人的他的内心也会感到十分痛苦。他看到党卫队让犹太人排成一列,然后一枪过去,犹太人即刻倒地,而士兵们发出了得意的笑声。他看到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犹太小女孩在混乱的街道上孤单小心地走着,她的身后不时传来刺耳的枪声,一个个犹太人在她身后倒下,小女孩绝望地捂着耳朵,弱小的哭声没人听得到。看着眼前触目惊心的场景,辛德勒不敢相信自己的同胞竟如此残暴,他感到无比的震惊和心痛!
犹太人到指定地点集合完毕后,党卫队把他们赶上了火车,而火车旁的广播循环播放着一个声音——不要带行李,行李随后会送到相应地点。这理智又客观的声音让人感到放心进而选择相信。可这终究不过是一个让犹太人放松警惕的谎言。等火车一离开,党卫队便像饿虎一样,将犹太人的行李通通打开,并将各种各样的财物进行分类,手法娴熟老道,各级军官也从中捞到了不少油水。像这样的谎言其实还有很多,如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比克瑙中,毒气室被称为浴室,犹太人在走廊集合准备进入浴室前,党卫队会给他们每人一块肥皂,好让犹太人真得相信他们要去浴室洗澡,党卫队还“好心”叮嘱犹太人到浴室洗澡时要大口呼吸,好好享受这次的淋浴。除这些以外,党卫队还在奥斯维辛作工的地方贴上了横幅,横幅上写着劳动带来自由,刚到集中营的犹太人看到这些,会觉得这里似乎还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和集中营的“老人”交流得越来越多,他们才明白—在这里根本没有什么劳动带来自由,这只过是党卫队的谎言罢了。也许这些谎言能帮党卫队“开展工作”省掉不少时间和精力,所以他们很喜欢这样做,并且在看到犹太人傻傻地相信这些虚话时,他们或许还能收获一番变态的快感。
犹太人被送到了阿蒙·歌德所管理下的集中营,这里对犹太人来说,没有特定有效且不变的生存规则,他们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遭受死亡的威胁,党卫队可以随便找任意一个理由来处置犹太人,有时甚至不需要理由,所以有些犹太人不知道自己因何而被枪杀。电影中有一幕是一个犹太女工程师着急地向歌德解释近处的一所房子建造的不合理性,并强调必须拆掉重建。看到这里时,我就猜到这个工程师要遭殃了,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中韩信与刘邦点兵的故事,韩信恃才自傲,恣意口出狂言,丝毫不顾及其君主的颜面,势必招致祸患。而这位犹太女工程骄傲地向长官歌德说明自己的学历——米兰大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却根本不考虑自己目前的处境和面对的是一个德国高级纳粹,歌德先假仁假义地回道——受过教育的犹太人,跟卡尔·马克思一样,随后立即下达命令——枪毙她。这位犹太女工程师听到这话后,最开始是不解,接着是委屈和恐惧,最后是愤怒,短短的几分钟内,心中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她大声抗争,“长官,我只是在做我的工作”,更想不到的是,歌德轻飘飘地来了句——我也是。歌德的下属同样感到惊讶,讶于他的长官的捉摸不定和心狠手辣,一名士兵本想将工程师拖到屋后或更隐蔽的地方再动手 ,可歌德不乐意了,命令下属当着他的面动手,工程师在临死前诅咒歌德,说他会遭报应的,可歌德完全不在乎。我想歌德当场解决这位工程师,多半是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想告诉所有犹太人,这就是认不清自己处境以及和党卫队争论的下场。
会计师斯泰恩被歌德盯上了,他把斯泰恩从辛德勒手中抢了过来并带到集中营里为他作账。殊不知,斯泰恩和辛德勒早已彼此交心,二人虽然国籍不同,但都有一颗善良悲悯的心,渐渐地,俩人都把对方当成了朋友。他们里外交应,从歌德的集中营里挑选出工作能力的犹太人,并将他们送到工厂里工作,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犹太人。在犹太人眼里,辛德勒的工厂就像是他们唯一的避难所,在这里的工作远比矿工队的任务轻松的多,更重要的是不用时刻担心生命之虞。一天,有位使用假身份的犹太女人找上了辛德勒,恳求他给她年迈的双亲一个工作机会,让他们不要再留在集中营受苦。辛德勒言辞犀利道——我要的是有技能的工人,我帮不了你,你再不离开,我就派人逮捕你!等犹太女子走后,辛德勒气冲冲地冲进办公室,跟斯泰恩理论,“我不是救世主,我是个商人,不要把老人和小孩往我这送!”辛德勒知道这一切都是斯泰恩在从中作祟。但当斯泰恩跟辛德勒说明歌德是怎样残暴的一个人后,辛德勒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对犹太人有了更多的同情,不仅如此,斯泰恩的一番话还激起了辛德勒心中的善念,此时的辛德勒不再只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了。
辛德勒为了行事方便,大肆贿赂集中营里的官兵,他还多次为长官歌德举办聚餐,好让歌德放松警惕。有一次,他们二人在阳台上边喝酒边聊天,辛德勒耐心劝导歌德,“真正的权力是当一个人向你承认他的错误时,你能宽恕他,就像国王一样。”歌德听完先是觉得可笑,进而又忍不住想要尝试,因为他想体会一下辛德勒口中的国王的感觉。看到这时,我觉得辛德勒是在变相地保护集中营中的犹太人,要知道,歌德是个滥杀成性的人,曾有一个犹太女人从他眼前经过,歌德直接把她枪毙了,尽管她什么都没做错。歌德连不犯错的人都杀,跟别提犯错的人会有什么好下场了。自从这次聊天之后,歌德不仅收敛了许多,而且还经常“大发慈悲”,饶恕了一些做错了事的犹太人,这一反常行为让所有人感到奇怪。可一个人的性格是不容易被他人改变的,过了一段时间,歌德又变回来了,也许是他觉得当国王不过瘾,还不如之前的他“痛快”。看到这里一点也不意外,疯子永远是疯子!
前方战线频频传来德国战败的消息,德国纳粹着急地清理之前埋在地里的大量尸体,电影里有一幕是堆成山的尸体在熊熊大火中燃烧,有个纳粹还对着尸山补了几枪。歌德也开始转移营中的犹太人了,恐怖的点名时刻又来了,没有一个犹太人想被送上火车,因为只要上了火车,那离自己的死期也不远了。当辛德勒再次见到斯泰恩时,俩人默默地看着彼此,好像已经准备要分离了。当辛德勒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和斯泰恩喝一杯时 ,斯泰恩的眼眶湿润了,他深知这次见面可能就是最后一面了,因为他可能不会有以后了,所以他回道,“不如就现在吧!”就在他们要分别时,辛德勒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自己联合其他投资人花重金向歌德买人,将买下的人送到他在家乡开办的一间工厂里。办公室里,辛德勒在努力地报着一些犹太人的名字,斯泰恩则在拼命地打字。直到人数达到一千多名时,辛德勒没有再说不够了,他快要倾尽所有了。当这几张名单全部打出来后,斯泰恩看着名单上的名字说道,“这张名单就是生命,在这名单的边缘外,就是死亡深渊!”看到这里,我才知道为何影片的名字叫作——辛德勒的名单,试想一下,一个商人会倾出自己的大部分积蓄,到底图什么?他本可以撒手不管,逃之夭夭,等战争结束后,用这一大笔钱去享受余下的人生。有人说,他仅仅是出于一个资本家内心的愧疚和不安,所以才决定这样做。但我觉得在当下那样严峻的情况下,他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这么多,他一心只会想着——救人要紧,能救一个是一个!所以我认为他救人的举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他无法见死不救!
这一千多名犹太人在去往辛德勒的故乡前,被纳粹长官分成了两批,一批是犹太男子,另一批则是女人和小孩。他们满怀希望地走上火车,仿佛自己被拯救了一样。除这一千多名犹太人外,其他人都被送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们将在那里等待自己早已预知的命运。当第一批犹太男子顺利抵达辛德勒的故乡时,另一批犹太人被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长官在中途给扣了下来。他们本来在火车上已经开始畅想工厂里滚烫的浓汤和烤好的面包了,但她们下火车时却看到一些犹太人正垂着头走向地下,而地上则是不断冒着浓烟的巨形烟囱,她们才明白这是这里是恐怖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她们极力向面前的长官说明,“搞错了,我们是辛德勒的工人!”但无济于事。辛德勒不想予人希望又让他们陷入无穷的失望和绝望当中,又掏出自己所剩无几的积蓄去贿赂高级纳粹长官,很幸运,这一批人又搭上火车来到了辛德勒的故乡。
辛德勒以建造炮弹武器为由招募了这一千多名犹太工人,可事实上,直到战争结束,这座工厂没有造出一件军事武器,全都是辛德勒自己从外部购买来的武器以蒙混过关。在这段时间里,他尽自己的能力让厂里的犹太人过得像正常人该过的生活,他禁止党卫队进入工厂,同时不容许党卫队在这里随意处决犹太人,这时的辛德勒真得不像是一个商人了,也不再是敲骨吮髓的资本家了,他更像是一个勇士,一个英雄,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一个个鲜活而宝贵的生命!
在德国纳粹宣布投降的那天,辛德勒把所有的犹太工人集合到工厂的中堂。我看到当辛德勒向犹太人告知这一振奋的消息时,在场的犹太人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喜悦,他们还在试探,还在后怕,还在哀痛,尽管战争结束了,但很多人已经失去了至亲,他们的家已经被纳粹毁了,战争遗留在他们身上的创伤是无法被时间抚平的,这一惨痛的烙印将永远折磨着他们,这种现象用专业一点的词描述即是幸存者综合征。辛德勒对还留在工厂的德国士兵说,“我知道你们已经收到了上级下达的指令,要清除所有集中营人员,现在所有人都在这里,你们可以动手了,又或者你们可以以一个男人而非杀人犯的身份回到家人身边。”话音刚落,就有士兵离开了,紧接着,陆续有士兵默默离场。这一千多名犹太人在战争中坚强地活了下来,但他们所受到的非人的折磨和忍受亲人惨死的悲痛,让我胸口如压大石,久久不能缓过来。这一千多犹太人无疑是幸运的,而在荷兰作家埃迪·德文德的《最后一站:奥斯维辛》中,当战争快结束时,营中的犹太人不是被送到比克瑙中给活活毒死,就是惨死在纳粹的枪口之下,还有的直接倒在了冰冷的雪地里。影片的最后一幕是当年被辛德勒相救的犹太人来到辛德勒的墓前放置石块以示追念和敬意。
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而制作的,因为真实存在,才更加让人感动!影片制作的初衷是借此来告慰在二战中死去的六百多万犹太人,这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至暗,还是一道触目惊心的历史疤痕!事实证明,当人的邪恶的一面被有心之人无限放大时,那将会造成人类文明的浩劫。唯有铭记沉重的历史,凝聚和平共处的力量,坚决反对发动战争,才有可能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