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记忆——记观摩中国音网声音博物馆

先附上几张精致的封面。

图1


图2


图3

此前早有所耳闻,这次京西之行得见全貌。在展示柜里展示的音像出品看封面的设计、定位都非常喜欢。总结下来大致有三个特点,

一、编目工作严谨、详实

于音响档案库而言,如何整理每首乐曲的来源等资讯为关键工作内容。档案本身具有“再现”特质,是今人认识过去的载体。档案工作者需观照同音乐发生关系的种种事象,从中展现档案本身于大众而言所具有的特别说服力。无论是平面文献又或是立体文献,能看到持有严谨的学术标准来面对档案。

二、不回避售卖

传承的过程中,精美、用心的艺术作品也不回避售卖,并且非常值得珍藏。做的事非常有价值,但仍然羞于启齿。中国音网所做的让我看到就是要为所捍卫、坚持并为之努力的作品大声疾呼。

三、依托科技,但不囿于此

虽然在技术方面做的很出色,始终也没有丢掉对学术价值与审美标准的追求。这样的定位与规划让我感觉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没有陷在技术里,而是将二者结合在一起。

音乐是一种符号,民间音乐是呈现地方文化的一条通道。今天的广场舞,录制下来并保存到很久以后是否也算是民间音乐了呢?这样的猜想显然是不缜密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