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有前提,科学方法来帮你!
技巧一:请孩子帮忙
例:在面对喜欢到处乱跑、在外面不守规矩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叫他们帮我们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规则是大家都要遵守的。
技巧二: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例:面对在卧室里不睡觉还大声说话的孩子怎么办?可以直接告诉孩子“我不喜欢你这样!因为在卧室里面大声说话会打扰小朋友休息!”我们可以小声的说话,当场示范给孩子正确的做法。最重要的是在表明不同的立场并指明孩子的错误之后,要马上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技巧三:表明你的期望
例:对于在卧室大声说话的宝贝你可以说:“老师希望下一次你可以在卧室小声的说话”,孩子一般情况下会说“好”。孩子犯错后,用一种表明期望的语句代替单纯指责的语句,会让他们更容易接受问题并且改正。
技巧四:提供选择
例:孩子们每天放学前都需要整理书包,有的孩子不愿意收拾怎么办呢?你可以这样说:“你是选择现在收拾呢?还是等我叫你的时候收拾,你决定?”如果孩子还是说“我不收。”我们可以和孩子温和而坚定的重复这句:“对不起,这不是一个选择。”再来一个不一样的选择,“你是等我数20个数的时候收,还是等你的好朋友收好了之后,你再收?你决定?”当孩子看到成人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这时候孩子基本不会拒绝自己要做的事情。这样既给了孩子选择的方式,又把主动权利让给了孩子!
技巧五:采取行动
有时候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我们对孩子的不当行为采取行动!例:孩子在超市拿货价上东西当做玩具,提醒和制止几次不见效,你可以让他待在购物车里。当语言没有效果的时候,就要采取行动了。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们的自由是有限制的,在维护集体利益范围之内;在行为上应该体现良好的教养。因此,只要孩子冒犯或者干扰他人,有不礼貌或者粗野的行为,就应该加以制止。
技巧六: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我们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直接后果而不是间接后果。如果一个孩子没吃早餐,那么直接后果是接受饿肚子的事实。间接后果是:“如果你不吃早餐,妈妈这个星期不会给你买玩具。”我们可以想象这样说孩子感受是怎样?是难过、沮丧、无助又不能反抗等。吃早餐和买玩具之间根本毫无关联,这就是成人总是利用了自己手中的权利每天和孩子做斗争,最终的结果只会使亲子关系越来越难相处。代替惩罚的方法并不是所有时候都奏效,一定会有一些问题在孩子身上一再出现而无法彻底解决。
最后分享科学解决问题的五个核心步骤:
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例:孩子户外活动到了集合时间,个别的孩子在排队时还不愿意回来,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高的时候,老师会让全班孩子围坐在一起讨论:你们觉得秋千很好玩,还想玩久一点吗?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那如果我们一直玩,我们可能就会没有午餐吃,没办法正常的进卧室休息了,我希望所有小朋友都能一起回来。
第三步:找到大家同意的解决方法。
那么我们怎么办呢?
第四步: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
收集孩子的想法:“我们下次取消他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吧?”“老师你吹口哨集合好吗?”“要他们晚一点再下去玩。”“要他们下次到旁边看我们玩。那就他们饿着肚子睡觉吧......”
第五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能接受,哪些不接受,那些要付出行动。
老师:“在这些办法里你们可以接受哪一个呢?”
“我们以后还是和你们一起回去吧!这些办法都不喜欢。”孩子们说。
解决问题的5个核心步骤里面最重要的是孩子提出再离谱的方法我们也不评判。当我们和孩子出现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能量和精力都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且教会他们如何自己参与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