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期中期末考试,朋友圈总能见到季羡林、胡适两位大家在大学期间所写日记,而且每次看到,总让人忍俊不禁。
但事实上,网上流传的胡适日记虽不是凭空杜撰,但也与原版出入甚大。这对大众心中胡适先生的形象的影响可不怎么好。所以,为了给大学时期的胡适先生正个名,笔者特意去翻阅了《胡适日记全编》。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网上流传的胡适日记都有哪些不对的地方。
以下是网上流传的版本: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胡适先生从13号开始,便日日打牌,打了整整一周的牌,并没有干其他任何事。而且7月4号和7月16号的日记又似乎在告诉我们,胡适先生自己定的学习计划——读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也没有完成。
如此一来,以上日记就给人一种感觉:胡适先生上大学期间,对打牌颇有兴趣,以致因打牌而荒废学业。
但如果不去看原版,仅用头脑细究这篇日记,也会发现许多疑点:
第一、胡适先生7月4号定的学习计划,也许在13号之前就完成了呢?
第二、7月5号到7月12号之间的日子, 胡适先生并没有记日记,也许这段时间胡适先生干了很多正事呢?
第三、7月13日到7月18日是不是暑假?暑假打个牌不是很正常嘛?现在很多人暑假还天天玩手机玩电脑呢。
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胡适先生难道真那么喜欢打牌?
答案是:是的。胡适先生确实喜欢打牌。
7月份里,胡适先生从3号就开始打牌,有打牌记录天数共计13天。上述日记里未写出的5号到12号的日子里,胡适先生也有打牌。7月份打牌日期分别为3号、5号、6号、7号、8号、13号、21号、22号、24号、25号、26号、27号、29号。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7月份胡适先生在上暑校,没有因打牌而荒废了学业,更未因打牌而未完成其学习计划。相反,胡适先生在这段时间里,也读了不少书、上了不少课、作了不少文,还在化学小测中拿了个满分、发表了一次演说、夜游了一次公园……当然,闲暇时间也打了许多牌。
不得不说,吾辈当向胡适先生学习其打牌之学得好、玩得好的精神:)
以上内容所对应《胡适留学日记》篇幅如下
后记
胡适先生1910年远赴重洋,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4年,后又到哥伦毕业大学,2年拿下哲学系博士学位,同年(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其打牌的习惯其实在写上述日记两个月之后(九月六日,大一年级),便戒除了(从日记上看来是这样,九月六号之后的日记里,不再有“打牌”字眼儿)。
胡适先生自19岁(1910年)开始记日记,坚持一生,前期日记多记录生活所见所感,自大学第三年起,其日记中出现得更多的是其读书笔记和感悟,胡适先生在其日记中说:
我自己发现这种思想草稿很有益处...因此我对于这种札记发生了很大的兴趣,所以我每天总要腾出一点工夫来写札记,有时候一天可以写几千字。
我从自己经验里得到一个道理,曾用英文写出来:
Express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appropriating impression.
译成中国话就是:
要使你所得印象变成你自己的,最有效的法子是记录或表现成文章。
...
这种工作是求知识学问的一种帮助,也是思想的一种帮助。
本文属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