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还在纠结:“动力”这东西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列火车,不给它动力就不会走一样?
其实,是你想太多。因为人不是火车,火车也不是人。
如果你还不承认,那么我问你:你小时候搭积木需要动力?你小时候不想去上学是因为没动力?还有,你小时候做任何事都是“动力”使然吗?
后来小时候的你,长大了,满口“动力,动力,就是没动力”,开始把“宅在宿舍打游戏、上班时微信、QQ换着戳、下班时骄傲到无力的葛优瘫……”的一系列“壮举”当作每日的“习以为常”,就连说出口的“堕落”也显得“傲娇几分”,慢慢地,我开始读不懂你的那些“理所当然和自以为是”,然并卵,你自信着再一次深情的妄想我:“今天的我是有喝鸡汤的奥,可是,为嘛老子我还是找不到动力的真谛?”
你问我?没搞错吧,我还想问你这是为什么捏?
记得两周前在二BOSS的桌上顺手牵来了一本黑塞的《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我当时可是抱着无比好奇的心态在那些无所事事的晚上睁大了眼睛把心调整到最静,翻到了结局,就是因为我顺书的时候,她给了我一剂药:“这本书是很难读懂的”,所以,我只能是吃了!(对吧,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既然提到了这本书,不妨听我扒一扒主人公辛克莱的那些事:在辛克莱从叛逆走到颓废的那段时间,他遇到了青春期里第一个令他心动的人,就称情人吧。他以为与情人的相遇就是找了新的自我与动力,不再为自己找任何机会去颓废。但是似乎好景不长,因为某些原因他的“动力来源”不再持续给他供能了,他再一次陷入新的迷茫与彷徨中,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对自我的追寻,在心理与外界的压力中得到了天性释放。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对辛克莱最好的成长礼物。
所以说当你发现自己特别无力什么也不想做的时候,并不是说外界的动力不够,而是你内心脱颖欲出的这种天性已经正在一点一点被抑制,换句话说,你需要的不是动力,而是去挖掘自身的抑制因素,中医都说了“治根要先治本”嘛!当你除去了抑制因素,自然就会像打了鸡血一样,血点满值,分分钟钟能打死一只小怪兽。
那么问题就来了,像你这么说,抑制因素到底是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欲望!欲望!欲望!欲望抑制了你的行动力。欲望太多,没落到实处,所以你习惯了越过漫长的过程直接跳跃到结果或者成功,自然而然拖延症就开始自己找上门来了。所以我开始有点理解你的没动力之说了。解决办法就是,学会做减法,减少欲望,学会取舍,从握得住摸得着的开始实践,一件一件来,最好是制定计划,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上,探索到底。
那么最后的结论就是:
人的探索本性是永恒的,是天性释然,然而“因动力不足,去找动力”的这种思维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