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做《我门为什么不说话》,讲述的是动物的行为、感情、思维与非凡的才能。
最近因为疫情,在家呆了很久没有出门了,除了看剧就是刷抖音,为了改变这种颓废的生活,所以想看看书,让自己表现的文艺一点。而这本书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到我的视线。我很好奇动物的思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看完之后会不会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呢?
今天看完了一章,主要讲的就是动物是如何观察世界的。
在动物眼中,他们看到的到底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比如在牧场中,牛打针需要在牢靠架中进行,而牧场连接牢靠架的是一个斜坡,但是很多牛却不愿意走这个斜坡。牧场主就请作者去给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作者以牛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有一点像我们人类的换位思考吧。作者发现出现这样情况的时候基本是阳光明媚的时候,而晚上或者阴天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其实是因为斜坡过去的地方是暗的,牛从明亮的地方看向暗的地方,就让它们产生了恐惧。就像我们开车进隧道会有瞬间的失明一样。所以只要调整斜坡处的灯,就可以解决这问题。当然其实在动物眼中很多人类觉得习以为常的事物,都会成为阻碍它们前进的障碍。比如一些铁链晃动产生的声音,下雨后地上水坑中明亮的反光等等。
我试着想象一下,在动物的世界中,没有灯,没有一切人类制造的东西,没有发动机的声音。而这些东西既新奇又恐怖。很多动物都会对各种东西产生好奇,比如生活在机场附近的猪,在飞机经过的时候,飞机的轰鸣声会吸引他们,它们会停下来等声音消失在继续做其他的事情。虽然我没有在牧场生活过,也没有长时间的去观察它们,所以我并不知道这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但是我能确定,动物眼中的世界肯定是不一样的,它们会看到很多人类所忽视的细节。
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动物的眼中没有色彩,也就是相当于色盲。其实是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它们为了更好的夜视能力而舍弃了颜色。因此动物对色彩的反差更敏感,比如地上的鲜明的光线对比在动物看来就是视觉悬崖,它们会认为光线暗的地方比明亮的地方要深,就像一个无底的深渊。二战时期,盟军就利用色盲的人来进行侦查,他们能看到挂在坦克上的伪装网,而色觉正常的人却看不见。曾经有一个艺术家在车祸中受伤,失去了色觉,后来他发现无法开车,因为路上斑驳的树影,给他的感觉都是无底深渊。我不是色盲,所以我体会不到这样的感觉,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黑白照片,然后来感受一下,因为当时作者在改造牢靠架通道时拍摄的黑白照片让她发现视觉对比给牛造成的影响。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叫做看不见的大猩猩。让几个人传球,然后让观看者去数一数白色衣服的人一共传了几次球,在传球过程中,一只大猩猩从中间穿过,然而50%的人最后却都没有看到这个大猩猩,甚至完全不知道有猩猩走过去。
我特意去网上找了这个实验的视频去看。因为看过书,所以知道了这个实验的内容,理所当然的我看到了大猩猩。不过为了证实实验的真实性,我又找了一个人来看。结果她数对了传球个数,也看到了大猩猩,还告诉我大猩猩在中间停了一会。难道这么巧,她就是看见的那50%?其实看没看见大猩猩也并不能说明什么,可能只是因为她的注意力特别集中。
其实这种现象也比较常见,就是一种注意力视盲。简单来说就是对于我们不关注的事情,我们很可能会忽视掉,或者一些常见的东西,在大脑的传输中被理所当然的给忽视了,因为我们没有特意去注意,所大脑也不会特意去提醒我们。
其实这也是人和动物眼中世界的不同。在动物眼中,它们看到的是实际的世界,而人的眼中除了实际的世界还有很多概念中的世界。我们会有逻辑思维,比如光线、阴影、铁链声音虽然会对我们产生一些影响,但是我们会认为这些对我们没有危害,类似一种理所当然。但是动物不同,它们看到了听到了就是事实,就是它们最初看到的样子,而不会去联想什么,甚至去思考这些背后的东西。
人的大脑经过进化,与动物有很大不同。动物的大脑只有最基本的功能,比如呼吸、吃、喝。经过进化,在旧的大脑上又开发出了新的功能,其实这中进化有点类似升级设备,而不是抛弃原有的旧设备去换新的设备。只要还有用,哪怕是一个蛋白一个细胞都会保留下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动物和人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同的地方。
如果我们家里有小动物,不妨试着去以动物的角度去看看问题,有时候会有新的发现。
关于这本书,其实为什么作者会如此了解动物,甚至能这么有效的以动物的视角去发现问题,不仅是因为她是一个动物学家,还以为她是一个自闭症患者。在她看来,自闭症患者和动物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其实这本书挺有意思的,我还没有看完,只是看了开头的一章,还有一章还有部分关于动物进化的小故事,在我看来给了我很多启发,但是要是让我仔细去说,又发现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怪我嘴笨。
明天有时间再来说说“公鸡强奸犯”和动物的情感又什么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