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孩子的家庭,都会被网络游戏所困扰。
我亲眼目睹过大量孩子沉溺在网游世界里无法自拔,家长实在没办法,只能呼吁国家关闭一切网络游戏。
因为经常写文章声讨网络游戏,我被一个经营网络游戏的公司告上法庭,它们索赔五十多万。
它们索赔的依据,其中有一条是我提到过“毒害青少年”、“只会赚孩子们的钱”…
它们认为我这些话侵害了它们的名誉,给它们带来了不良影响。
那么,网络游戏是不是毒害青少年呢?又是不是只会赚孩子们的钱呢?
这其实不需要如何讨论,但凡问一下人工智能都能搞明白。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正式将“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并制定了明确的诊断标准。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都会产生严重影响,会导致青少年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形成心理依赖。
他们离开游戏后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如焦虑、空虚感等等,甚至发展为抑郁或自残行为。
沉溺网游之后,青少年的社交能力严重退化。他们长期沉浸在虚拟世界里,疏于现实社交,难以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胖猫,他沉溺于网游,以游戏代练为生,最终根本无法适应现实社会,无法跟家人正常生活,也无法跟正常人建立婚恋关系,最终投江自尽。
而拒绝参与游戏的青少年又会遭遇游戏者群体的孤立,给正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血腥内容严重弱化道德认知,极端案例中甚至诱发模仿性犯罪行为。
因为玩游戏,青少年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很容易引发颈椎病、脊柱侧弯等问题。
而高频率用眼,又导致严重视力下降、干眼症等。
熬夜玩游戏还导致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和免疫力。沉溺网游的青少年基本上都会出现激素失衡甚至神经衰弱。
网络游戏占用大量学习时间,导致注意力分散、课堂效率下降,严重者甚至辍学。
初中生因沉迷游戏被迫中断学业的事件屡见不鲜,不需要我再多举例说明。
而游戏中的即时奖励机制,又使青少年难以应对现实中的复杂挑战,缺乏毅力和长期目标规划能力。
网络游戏毒害青少年,不需要过多辩驳。
游戏公司可以指控我,但是,法官不一定会按照它们的指控来判决。
网络游戏又被称作电子鸦片,当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也曾经指控大清不该禁止鸦片。
网络游戏公司对我的指控,并不比英国侵略者更高明多少。
毒害青少年,只会赚小孩子的钱,这是社会上民众们对网络游戏公司的共识,不是我本人臆想出来的说法。它们可以起诉我,我也一定会斗争到底。
这件事情,大家有何看法呢?欢迎一起参与讨论,评论区里出高人。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