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一群“爱读书”的学生。
- 钱理群
2019年暑假,通过互加学习,我切实的感觉到了自身知识面的拓展,真的很感谢时老师高屋建瓴的讲解。作为一名刚刚任职的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读书就是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的“源头活水”。经洗礼方能成长,经磨炼终能蜕变。以下便是我的收获。
一、读书要得法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书的意义重大。那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呢?时老师通过读个故事给你听、你呀我呀演故事、品味故事背后的故事等三种方式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如何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积极性,如何用书香点亮孩子的人生。寻找快乐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只有让孩子领悟到阅读的乐趣,他们才会十分自觉地开展阅读,并乐在其中。
二、读书要补缺
一直以来,我的教学重心只在讲知识,提成绩,把语文当作纯粹的工具和技能,忽视语文的整体性、情感性和实践性,在让学生受到人格和审美的熏陶方面越来越被淡化。所以我总感觉自己处于一个迷茫艰难的瓶颈阶段。时代在变,而我的方法依旧停留在原来固有的方式上,这让我深感惭愧。听了时老师的开展阅读课的策略这一课,才让我意识到阅读,并非我曾经以为的那么高深莫测,而是出于实践,又高于实际的精华。通过阅读,反思自己的操作,找到改进的切入口,方能寻得爬坡的路径。
三、读书要成长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老师的绘声绘色的授课让我深深折服。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非常迅速,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一些带图画的形象生动的图画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反复练习中养成,没有耐心和恒心是没有好的效果。要教育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阅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品读一本书,它虽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与你的心灵对话;它虽不思索,却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你的思索。它以自己的简单,成就着你的丰富;它以自己的的开放,完善着你的精神世界。在平凡琐屑的工作之余,在生活磨砺的疲惫之时,我们应该保留一方阅读的空间,与书结缘,让灵魂与书籍的气息融为一体。未来,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