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爱——“爱”的方式和“爱”的回声

一个男人跟老婆讲,你是我的女人,因为我爱你,我不想让你出去工作,你只要服务好我和孩子,你在家里休息就行了,对于这个女人来说,原来这就是爱,那对于这个男人来说,他表达爱的方式就是:我要控制你,我要对你负责任!如果这个女性她认可了,她认同了控制才是负责任,她也会对她的孩子用同样控制的方式,同时她也会反过来对这个男人控制,既然认为控制是一种爱,那我也想要用这种方式来爱你,“你能不能晚上几点钟一定要回家,你能不能把所有的钱工资都上交给我…”;

一个妈妈打孩子,然后告诉孩子:妈妈打你是因为爱你!孩子在妈妈这里学到了:噢,原来打就是爱,暴力就是爱呀,有一天,孩子长大了,结婚了,如果他不去质疑什么是真正的爱,而认同了这种方式,那么他会用同样暴力的方式传递给他的家人,当他想要表达爱时,无意识的选择了暴力;

一个爸爸辅导孩子作业:“这么简单的题说了多少遍你怎么还不会!你做个作业怎么这么慢!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蠢货,老子辛苦钱养你!你怎么连个学习也搞不好!!”然后,爸爸意味深长的告诉孩子:爸爸骂你那是为你好啊!这时候孩子学习到了:噢,原来对人好要用语言暴力!三十年后,孩子长成人了,“你这个老头子,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啊,这个药是每天吃多少顿每顿吃多少片的,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记不住!你怎么磨磨蹭蹭这么慢!你怎么这么邋遢!我怎么会摊上你这么样子的老人……”

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我们看到过如此熟悉的场景吗?我们给出去的爱全部都是:特殊的爱(有条件的爱);

我们爱对方,但后面都附加着条件:“妈妈爱你,但是希望你开心一点、乖一点,妈妈爱你,希望你学习好一点,妈妈爱你,希望你健康一点”,没有哪个孩子能满足妈妈一直开心、乖、优秀、健康的要求,换了任何一个成人也做不到!当孩子不乖、不开心、考得不好、生病的时候甚至都不敢告诉妈妈,孩子会认为,我告诉了妈妈、妈妈就不爱我了;

当我们给的爱背后全是条件,对方满足不了条件的时候,这个“爱”立马就转变成了“恨”:我对我的孩子很愤怒!因为他不听我的话,因为他总是不开心,因为他学习不努力,因为他总是生病!

当我们对着大山喊:我爱你!大山给我们的回应一定是:我爱你,爱你,爱你……大山一定不会回应我恨你,我们现在发出的每一个声音(言行举止),都会有“回声”,只是“回声”的时间线不同,有的可能三秒钟回应,有的可能会三年回应,有的可能要三十年回应,有的甚至没有回应;我们期望收到的回报要比我们付出的好,但我们却接受不了他用我们曾对他的态度对我们;

当我们睁开了内在的心眼,就会看见人们的行为都是颠倒的!我们成为什么样子就在传递什么,而别人也会从我们身上学习到我们所传递的那个样子,无论我们想不想教都已经在教了;

你今天发出去的声音来自哪里呢?你有质疑过你相信的爱再往下传递吗?

未来你想收到什么样的“回声”,此刻就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吧。

~“关于爱”学习感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