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争气(醉美古都)
何以解忧
除了杜康
就是音乐
记得那是2000年的一个周末,我独自走在大街上,看着车来车往、人来人往,这已经成为我的一个习惯。
无意间,一段歌曲跳入我的耳朵,于是脚步被吸引,朝着唱片店的方向走去。老板,你放的这首歌叫什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迪克牛仔的,老板有一搭无一搭的说了句。
和你想的一样,那张唱片被我买了下来,12块钱,那时我上大一,一个月的生活费是200元。从那天开始,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必听迪克牛仔、必听《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都说音乐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心中的共鸣,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心情和自己生活的蛛丝马迹。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敏感不合群,独立不从众,倔强不妥协。从初中开始,陪伴我最多的除了书,就剩下那一抽屉一抽屉的磁带和唱片,还有唱片里的故事。
整个学生时代,去的最多的就是书店和音像店,拿着兜里省吃俭用省下来的仅有的钱,计划着买书还是买唱片,用心挑选着每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最终决定买唱片,书可以去图书馆看。
那个时候,最喜欢就是张学友,不是因为他是歌神而喜欢,是喜欢了以后才知道他是歌神。他的歌一直听到现在,成了记忆的惯例,也必然能让我完成思想的跳脱,沉浸其中。
还记得初中那年,借着学英语的借口,让父亲买了最新款的音响,结果都用来听歌了。后来,买了随身听、CD播放器、MP3、MP4填补了很多生活中的空闲。
直到现在一部手机,满足了所有听歌愿望,可是播放列表里依然是那些听了十几二十年的老歌曲、当年那些歌者和我一样,也都老了,这也许这就是另一种陪伴。
那天,回到老家,看到那一抽屉一抽屉的磁带和唱片,仿佛那个年代已经很久远、久远到快成了历史,但记忆却留了下来,歌曲和音乐也一直在。
如今,走上大街,书店在,音像店、唱片店就像录音机和播放器一样,早已退出了它的辉煌、淡出了你我的视线。记忆也在这里断层,越来越少的的人能见到它、越来越少的人能想起它。
这些记忆对于我,就像苏芮歌里唱到的那样:从来也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