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Bernard Lewis, 普林斯顿大学近东研究的退休教授。书里面有很多中东地名和伊斯兰术语,讲得比较全面和深入,不是那么好懂。
伊斯兰教诞生之前,中东靠近西边亚细亚半岛的区域是被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基督教帝国所统,而东边的波斯帝国则盛行拜火教(Zoroastrianism)。伊斯兰教诞生之后,阿拉伯帝国的迅速崛起更加推动了它的传播,西边的拜占庭帝国势力日渐削弱。在波斯,伊斯兰教也逐渐取代了拜火教的地位。到公元十一世纪时,伊斯兰帝国的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哈里发(caliphs)逐渐丧失统治地位,来自东亚的勇猛善战的突厥人逐渐进入军队效力。在帮助当地政权独立的同时,他们自己也被同化化为穆斯林。这时穆斯林中东主要有三大力量:土耳其(Ottoman empire)、伊朗(Shiite什叶派)、埃及,其中的地缘冲突可以想象。后来蒙古人短暂的占领并没有改变当地的社会结构,他们自己反而被伊斯兰教同化。蒙古人被赶走后,奥斯曼帝国开始强盛起来,西边越过君士坦丁堡伸入欧洲,北非和地中海沿岸也都是它的地盘,东边与波斯帝国各种冲突。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代表者伊斯兰教势力,这时的欧洲基督教国家是有些恐慌的,而穆斯林国家则有着宗教上的正统感和优越感。也正是因为这种优越感,使得伊斯兰国家屏蔽西方的各种进步与影响。再加上陆上丝绸之路的衰退,海上贸易的兴起,中东开始裹足不前。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的崛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便开始衰落,退出欧洲失去北非,但依然和波斯接壤。波斯伊朗因为离西方远一些,所以情况要好些,主要的威胁来自北方的沙俄和东南方的从印度过来的英国人。到了二十世纪,革命思潮开始席卷全球,凯末尔建立起世俗的土耳其共和国,苏联的十月革命也使得伊朗的局势得到缓和,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则仍被西方殖民。二战后,因为西方的殖民势力范围和中东的地方宗教势力,中东及阿拉伯地区便被割裂为现在这样的大大小小的国家。
后来主要发生的是一直以来的巴以冲突,七十年代的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八十年代的两伊战争,九十年代的海湾战争。巴以冲突,或者说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冲突,也可以认为是新时代西方基督教犹太教与中东伊斯兰教的较量的前沿阵地。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与土耳其的革命不同,同样是建立民主制度,但是是想建立一个神权合一的伊斯兰国家,Khomeini(霍梅尼)作为最高领袖。伊拉克与伊朗的两伊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两国都有石油,不太缺钱,冷战期间也没有国家愿意干预调停。获得甜头的萨达姆在一九九零年开始入侵科威特,发动起海湾战争。这次,萨达姆发生了严重误判,以为没有国家会干预,结果多国部队介入重挫伊拉克。
再来细说下伊斯兰教。为什么当初好些人愿意放弃基督教而皈依伊斯兰教呢?那时候,基督教的统治者横征暴敛,阿拉伯人来了后税赋就变轻了,当然对于阿拉伯穆斯林会征收相对再少的税。哈里发的统治下宗教政策也相对宽松,古兰经中也不强迫民众改信伊斯兰教,所以大家还是比较拥护的。伊斯兰教中有很多清规戒律,影响着整个社会。例如古兰经是神圣的文字,很久以来只允许用阿拉伯文字来书写,也不允许被翻译成其它文字,这使得阿拉伯文得以普及和传播,也使得其他语言深受影响。再有,印刷术早就从中国传到西方,而阿拉伯文则不允许被印刷,从而阻碍了印刷技术在中东的传播。
总之,中东先后经历希腊化、罗马化、阿拉伯化进而伊斯兰化,而中东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伊斯兰教本身,还在于多种族多宗教的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