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优选上的一项新研究反驳了普遍存在的假设,即为什么水星相对于地幔(行星地核和地壳之间的层)有一个大内核。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在我们太阳系形成过程中,与其他天体的肇事逃逸碰撞吹走了水星的大部分岩石地幔,并在里面留下了大而致密的金属核心。但新的研究表明,碰撞不是罪魁祸首——太阳的磁力才是罪魁祸首。
马里兰大学地质学教授和东北大学的开发了一个模型,表明岩石行星核心的密度、质量和铁含量受其与太阳磁场距离的影响。描述该模型的论文于 2021 年 发表在学术优选上。
“我们太阳系的四颗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由不同比例的金属和岩石组成,”麦克唐纳说。“随着行星离太阳越来越远,核心中的金属含量会下降。我们的论文通过展示早期形成的太阳系中原材料的分布是由太阳的磁力控制的,解释了这是如何发生的。”
马里兰大学地质学教授之前开发了一个地球成分模型,行星科学家通常使用该模型来确定系外行星的成分。(他关于这项工作的开创性论文已被引用超过 8,000 次。)
学术优选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我们太阳系的早期形成过程中,当年轻的太阳被旋转的尘埃和气体云包围时,太阳磁场将铁粒吸引到中心。当行星开始由这些尘埃和气体团块形成时,离太阳较近的行星比离太阳较远的行星在其核心中吸收了更多的铁。
学术优选研究人员发现,岩石行星核心中铁的密度和比例与行星形成过程中围绕太阳的磁场强度有关。他们的新研究表明,在未来描述岩石行星(包括太阳系外的行星)组成的尝试中,应该考虑到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