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扬州乃是江淮之大邑,历史雄郡。自公元前486年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于蜀岗之上开邗沟,筑邗城。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扬州之立始于邗城,扬州之兴始于邗沟。
隋炀皇帝杨广开凿了历史上这一条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沟通了中原境内东西方向的五大水系,长江 淮河 黄河 海河 钱塘江,可谓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壮举。而扬州恰恰处在长江和运河的交汇点上,今天有句话叫"要得富先造路",过去的交通几乎都依赖于水路。所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此,迎来了扬州历史上一泻千里的繁荣。
早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上就有记载,"扬一益二"。纵观历史,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灿若星汉,盛况空前。文学史上,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之势影响着一代诗坛。李白的烟花三月之讴歌,杜牧的春风十里之咏叹,丽句清词传诵千古。鉴真大师,七次东渡,费尽毕生,弘扬律法于奈良。两宋元明,姜夔竹西佳处续佳话,烽火扬州 弘扬正气;欧阳修简政爱民,平山堂风流宛在;苏东坡兴利去弊。李庭芝坚守扬州以身殉国,名留青史;史可法临危不惧 喋血孤战,皆如扬州那 ’'数点梅花亡国泪 二分明月故臣心''流芳百世,光耀千秋而不朽。
扬州芍药有传奇,花中之相‘金带围’ 以及四相簪花的故事广为流传,广陵琼花无同类 ,隋炀皇帝看琼花的传闻也是妇孺皆知。如今芍药琼花同为扬州市花。
及清代盐运 漕运 空前繁荣。康熙乾隆六次南巡,成为国家税负所出,动关国计民生,朝廷所寄厚望,关注尤其殷切。坐贾行商,远近汇聚,社会殷实富裕,人文流光溢彩。康熙年间红楼作者曹雪芹之祖父曹寅受康熙之委托于天宁寺勘刻《全唐诗》。四库书贮藏于文汇,诗会云集,最具特色的当数'虹桥诗会'响彻一方。画派有扬州八怪,标新立异,影响深远。部分华雅庭园更是清新曲雅。"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清乾隆二十四景,美轮美奂,甲于天下。玉器漆器,精雕细琢,工艺精湛,感动宫廷。 食在扬州,淮扬名菜,留香颊齿,红楼中所记载的饮食小吃皆是以淮扬菜为蓝本。
游乎于邗地,保障湖寄意梦绵,春日桃红柳绿 百花争艳,夏日万木垂荫 荷花竟放, 秋天二分明月 丹桂飘香,冬日腊梅吐蕊,银装素裹。
近代文人朱自清先生《背影》情深,妙手文章,风骨坚毅 正气高扬。
今日之扬州更是谋高图远,运河涛涌,长江激浪,生生不息 勇往直前,大宏图远景风起云涌。立体式交通 绘制着现代发展的蓝图。包容并蓄 跨江融合 ,融于时,融于潮,融于势。
人与自然天作之合,生态扬州,宜居扬州,联合国所颁'人居环境奖',已成为烫金之名片。放眼这片土地,绿荫蔽日 清流环城,园林多似宅,幽园处处深,有家唯栽花,芳华处处盛。
徜徉此城 ,更闻书香,崇文重教 永续不衰。教子孙读书,倡文明学养,也是蔚然成风。巍巍鉴真讲堂,遍邀博学之人,而聆听者云集,更是心得满怀,扬州籍院士七十有余,此乃书香扬州之最佳诠释。
三把刀享誉海内外,扬州工名噪天下,大俗大雅,大拙大巧。这就是勤勉精进的扬州态度。
英雄扬州,文化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人间仙境,华夏名城,文明蕴藉,地负海涵。实乃是 中华长歌千万卷,一曲扬州醉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