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古槐(一)


三爷终于答应将河边的古槐树卖掉了。

这三棵槐树,据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熟知掌故的老先生还可以从当地的县志上找出蛛丝马迹,好像是唐代的李太白暂居此地时所栽。安史之乱后,李太白流落到这里,被一个老汉收留,在这里生活了几个月。走的时候,正值春天,李太白从河边移来三棵槐树,栽在了老汉门前的池塘边,说:“我先走了,栽这三棵槐树做记号,日后再来报答您的恩情。”谁知李太白依然是困顿不堪,没有能力再回这里。

当年,金贼南下围攻开封,在开封被合围之前,宋徽宗带人逃离,一路南行。一日,宋徽宗一行来到了这里,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于是找来十几个村民,谎称路过客商,要吃饭。村民们为他们提供了饭菜,他们吃饱了,就住在古树下的一排屋子里。第二天,宋徽宗一行要走,被当地的一个秀才拉住,说:“看您气质不凡,还带着笔墨纸砚,一定是读书人,请给我们这儿的村民留几个字吧。”

宋徽宗身边的侍卫皱着眉头道:“快走快走,十贯钱已经给你们了,还想要什么?”

宋徽宗笑盈盈地走到桌前,提笔写了四个结体潇洒、笔致劲健的字:“民存古风”,落款“天下一人”,盖上御用印章“御书”。秀才曾经到过东京,多少知道一点内廷书画的情况。他看了题款,再打量一下拿毛笔之人,料定此人乃当今圣人,忽然跪了下去,口里唱道:“吾皇万岁万万岁!”宋徽宗担心消息传出去后,村民们都会涌过来,赶快离开了这里。

几年后,金贼破开封,南下劫掠,偶尔来到了这个村子,几乎杀光了村子里的人(只有几人事先爬到古槐树上的浓密绿叶里躲着,才幸免遇难),然后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的茅草房子。宋徽宗的题字是不是也在大火里被烧了,没有人知道,反正至今没有人再见到这张字。当时,四方战乱频繁,百姓百不一存,那幸存下来的几个人,觉得是古槐的灵气保佑了他们,将那三棵槐树称之为“神树”。

民国三十一年,有一棵槐树被小日本的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掉了半边,但没有枯萎,依然繁茂。炸弹碎片飞到很远,有一片扎到了放牛老汉的头里,当场死去。村民们在村里的高墩下挖了防空洞,每次看见大飞机,便钻到里面去躲炸弹。民国三十五年,大地干旱,河水断流,河床上的淤泥龟裂如同老农的手掌。田里的庄稼都死光了。村民们没有粮食吃,就啃树皮、嚼草根,都吃完了,就吞观音土。观音土这玩意暂时可以填满肚子,但吃下去毫无用处,有的人因此死亡。壮健的汉子们不愿意就这样死去,带着妻子儿女去逃荒。村子里只有一百多个人留下来了,他们都是老人,他们认为跑不动了,反正快死了,就死在这里吧,免得死在逃荒路上,做了孤魂野鬼,连骨头都让野狗野狼啃食了。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风雨大作,河水暴涨,很快漫溢出来,涨到了老百姓的民房边。狂风不停,吹倒了不少民房。这些老人齐刷刷地跪在古槐树前求神,不停地磕头作揖。或许他们的精诚感动了树神,很快雨停了,水也退了。

大炼钢铁那会儿,一伙人来砍树,他们砍了十几下,便看见从树皮里渗出了红色液体。有人大叫一声:“有鬼!”这些人立刻一哄而散,之后再没有人敢来砍树了。那个砍下第一刀的汉子壮得像一头牛,却在第二年忽而病倒,一直瘦削下去,最终瘫痪在床。有人说他是被树精附了体,还有人说他平常不积德,遭了报应云云。

三棵槐树苍老雄伟,庞大的树冠,宛如大伞一样遮蔽了夏日的毒日头,给树下乘凉的人们带来一丝清凉。树下的深渊,到底有多深,没有人知道。老一辈人还记得一九七五年夏季,有几个知青干完农活,跳下河游泳,便再也没有上来,至今还没有找到他们的尸首。一九七九年后,这几个知青的家里人还来这里找过他们,但水深流急,没有人敢下去。村子里的大人们总是告诫孩子们,千万不要到树下的河边玩耍,更不要下水。(作者,初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古槐 文/竹溪云山 鲁迅的《秋夜》里,有一句经典的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
    a7342d944f41阅读 1,345评论 0 1
  • 元朝末年,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民多逃...
    古城茂东阅读 14,451评论 4 3
  • (二五)窗外的风景 窗外,咫尺之遥处是城墙,不再具有防御功能,只是一个景观;城墙之下,是护城河,同样也变成了古城一...
    疏食遨游客阅读 3,860评论 1 15
  • 作者简介:肖金光,男,1966年9月生人。山东省昌乐县五图街道黄埠子村一农民,爱好文学,历史和旅游,劳作之余,常提...
    住在城里的庄户孩子阅读 4,162评论 2 9
  • 在曲周县安寨镇前衙村,有一株古槐树,树龄至少已有500年,目测树干直径为80公分。它紧临着美丽乡村-前衙的一条主干...
    曲周王泽旭阅读 4,38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