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爷终于答应将河边的古槐树卖掉了。
这三棵槐树,据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熟知掌故的老先生还可以从当地的县志上找出蛛丝马迹,好像是唐代的李太白暂居此地时所栽。安史之乱后,李太白流落到这里,被一个老汉收留,在这里生活了几个月。走的时候,正值春天,李太白从河边移来三棵槐树,栽在了老汉门前的池塘边,说:“我先走了,栽这三棵槐树做记号,日后再来报答您的恩情。”谁知李太白依然是困顿不堪,没有能力再回这里。
当年,金贼南下围攻开封,在开封被合围之前,宋徽宗带人逃离,一路南行。一日,宋徽宗一行来到了这里,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于是找来十几个村民,谎称路过客商,要吃饭。村民们为他们提供了饭菜,他们吃饱了,就住在古树下的一排屋子里。第二天,宋徽宗一行要走,被当地的一个秀才拉住,说:“看您气质不凡,还带着笔墨纸砚,一定是读书人,请给我们这儿的村民留几个字吧。”
宋徽宗身边的侍卫皱着眉头道:“快走快走,十贯钱已经给你们了,还想要什么?”
宋徽宗笑盈盈地走到桌前,提笔写了四个结体潇洒、笔致劲健的字:“民存古风”,落款“天下一人”,盖上御用印章“御书”。秀才曾经到过东京,多少知道一点内廷书画的情况。他看了题款,再打量一下拿毛笔之人,料定此人乃当今圣人,忽然跪了下去,口里唱道:“吾皇万岁万万岁!”宋徽宗担心消息传出去后,村民们都会涌过来,赶快离开了这里。
几年后,金贼破开封,南下劫掠,偶尔来到了这个村子,几乎杀光了村子里的人(只有几人事先爬到古槐树上的浓密绿叶里躲着,才幸免遇难),然后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的茅草房子。宋徽宗的题字是不是也在大火里被烧了,没有人知道,反正至今没有人再见到这张字。当时,四方战乱频繁,百姓百不一存,那幸存下来的几个人,觉得是古槐的灵气保佑了他们,将那三棵槐树称之为“神树”。
民国三十一年,有一棵槐树被小日本的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掉了半边,但没有枯萎,依然繁茂。炸弹碎片飞到很远,有一片扎到了放牛老汉的头里,当场死去。村民们在村里的高墩下挖了防空洞,每次看见大飞机,便钻到里面去躲炸弹。民国三十五年,大地干旱,河水断流,河床上的淤泥龟裂如同老农的手掌。田里的庄稼都死光了。村民们没有粮食吃,就啃树皮、嚼草根,都吃完了,就吞观音土。观音土这玩意暂时可以填满肚子,但吃下去毫无用处,有的人因此死亡。壮健的汉子们不愿意就这样死去,带着妻子儿女去逃荒。村子里只有一百多个人留下来了,他们都是老人,他们认为跑不动了,反正快死了,就死在这里吧,免得死在逃荒路上,做了孤魂野鬼,连骨头都让野狗野狼啃食了。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风雨大作,河水暴涨,很快漫溢出来,涨到了老百姓的民房边。狂风不停,吹倒了不少民房。这些老人齐刷刷地跪在古槐树前求神,不停地磕头作揖。或许他们的精诚感动了树神,很快雨停了,水也退了。
大炼钢铁那会儿,一伙人来砍树,他们砍了十几下,便看见从树皮里渗出了红色液体。有人大叫一声:“有鬼!”这些人立刻一哄而散,之后再没有人敢来砍树了。那个砍下第一刀的汉子壮得像一头牛,却在第二年忽而病倒,一直瘦削下去,最终瘫痪在床。有人说他是被树精附了体,还有人说他平常不积德,遭了报应云云。
三棵槐树苍老雄伟,庞大的树冠,宛如大伞一样遮蔽了夏日的毒日头,给树下乘凉的人们带来一丝清凉。树下的深渊,到底有多深,没有人知道。老一辈人还记得一九七五年夏季,有几个知青干完农活,跳下河游泳,便再也没有上来,至今还没有找到他们的尸首。一九七九年后,这几个知青的家里人还来这里找过他们,但水深流急,没有人敢下去。村子里的大人们总是告诫孩子们,千万不要到树下的河边玩耍,更不要下水。(作者,初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