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了好几天,今天终于有个大晴天。大清早的就阳光灿烂,咱们大昆明的蓝天白云又回来了。尽管今天立冬了,但依然暖意盎然。

把小家伙送进学校,到办公室放了包,看着时间还早,果断换上跑鞋,迎着风,迎着冬日的暖阳,开始奔跑。

想去看看文林街的银杏叶黄了没?大部分半黄不黄,偶尔几棵已经全金灿灿,边跑边琢磨,邀约上赏银杏大部队还得等到月底……










一路继续向前,沿着翠湖边,红嘴鸥先前部队开始回来,开始享受咱们大春城的蓝天白云,灿烂阳光了,大部队肯定也不远了吧……因为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翠湖边又要开始异常热闹了……




还是决定再去跑跑翠湖城市绿道,上一次是阴雨天,今天阳光灿烂,蓝天白云,绿道上的市民和游客们明显增多了……
这一次,我的时间也充足些,果断溜达到了绿道底下的翠湖咖啡文化中心,仔细逛了个遍,除了很有格调的咖啡馆,墙上还有汪曾祺,林徽因,钱钟书,沈从文等广大市民耳熟能详文化名流的经典语录……充分诠释了“文化”二字的……











今天也终于吃上了花椒叶面包……



用十公里来迎接立冬,也算有了仪式感和拉满了氛围感。哈哈哈,觉得自己多少还是有些过分的,似乎更享受更喜欢晴天时候的翠湖,晴天时候的街道,晴天时候的昆明,蓝天白云,四季如春,阳光灿烂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大昆明春城。

立冬的暖意
按理说,立冬该是寒风乍起的时节。但在昆明,立冬更像是春天的一个玩笑——阳光依旧明媚,天空依旧湛蓝,只是风里多了些许清爽,少了夏日的黏腻。
奔跑在立冬的晨光里,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四季如春”。这不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而是昆明人日常的真实写照。当北国已经飘雪,江南开始阴冷,我们却还在享受着二十度的舒适,这何尝不是一种福气?
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坐在长椅上眯着眼晒太阳。我停下脚步,与他攀谈起来。他说,在昆明住了七十多年,最爱的就是这里的冬天。“别的地方立冬吃饺子防冻,咱们立冬还能穿单衣跑步,这是上天的恩赐啊。”
银杏的黄,时节的信
文林街的银杏,总是最能感知时节变化的。虽然大部分还半黄不黄,但那几棵已经金灿灿的树,却像是在提醒着我们:时节确实在更替,只是昆明用自己温柔的方式。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也是在这条街上跑步,遇见了来自东北的游客。他们惊讶于立冬时节还能看见绿叶,笑着说:“你们昆明的树是不是不知道什么叫冬天?”我想了想回答:“它们知道冬天,只是不怕冬天。”
是啊,昆明的树不怕冬天,昆明的人也不怕冬天。因为我们有足够的阳光,足够的温暖,来抵御季节变换带来的那一点点凉意。
鸥鸟归来,故人重逢
翠湖的红嘴鸥,是昆明人冬日里的老朋友。它们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大部队探路。
这些远道而来的小生灵,年复一年地选择昆明作为过冬的家,何尝不是对这座城市最直接的赞美?它们从西伯利亚飞来,跨越千山万水,最终停在了这个四季如春的地方。
站在湖边,看着鸥鸟在蓝天白云间翱翔,我突然想起汪曾祺先生笔下的昆明。他说:“昆明的天气,四季如春,果然名不虚传。”这句话写在几十年前,放在今天依然适用。
绿道上的城市脉搏
翠湖城市绿道在阳光下焕发着别样的生机。匆匆赶路上班的人、散步的人、跑步的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沐浴着阳光,洋溢着这个季节特有的轻松与惬意。
与阴雨天不同,晴日的绿道更像是一个城市的会客厅。本地人在这里享受生活,外地人在这里感受昆明。我在跑步时遇见一对来自北京的老夫妇,他们说选择立冬时节来昆明,就是为了躲避北方的严寒。
“在昆明过冬,连羽绒服都不用带。”老先生笑着说,旁边的老伴补充道:“何止不用带羽绒服,我们昨天还吃了冰淇淋呢!”
咖啡香里的文化印记
溜达到翠湖咖啡文化中心,终于有机会仔细品味这个地方。墙上的文化名人语录,像是时空的桥梁,连接着昆明的过去与现在。
汪曾祺、林徽因、钱钟书、沈从文……这些曾在昆明留下足迹的文化名流,想必也曾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感受过如今天这般温暖的立冬吧。
坐在咖啡馆里,品尝着期待已久的花椒叶面包,那种微麻的口感与面包的香甜奇妙地融合,像极了昆明这座城市——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各种元素都能在这里和谐共生。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邻桌的年轻人正在讨论着即将到来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计划着月底的聚会。这一切,都让这个立冬的上午充满了生活的温度。
十公里的仪式感
用十公里跑步迎接立冬,或许在别人看来有些太过认真,但对我而言,这是一种与季节对话的方式。在奔跑中,我能感受到风的方向,阳光的温度,城市的节奏,以及时节更替的细微变化。
每一步,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每一公里,都是对健康的追求。在昆明跑步,永远不用担心季节的限制,因为我们有整整一个冬天可以奔跑在蓝天白云之下。
记得有个跑友说过:“在别的地方,冬天是跑步的淡季;在昆明,冬天是跑步的黄金季节。”这话虽有些自夸,却也不无道理。
立冬的随想
跑完步,找了块空地拉筋放松,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让人忘了这竟是立冬时节。
回想刚才一路所见——半黄半绿的银杏、归来的红嘴鸥、热闹的绿道、飘香的咖啡馆……这一切构成了昆明立冬独有的画面。没有萧瑟,没有凄凉,有的只是满满的生机与暖意。
或许,这就是昆明的魅力所在。它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时节——不是对抗自然,而是顺应自然;不是忍受冬天,而是享受冬天。
忽然想起今天早上送孩子上学时,她问:“妈妈,立冬是不是冬天就来了?”我回答:“是啊,但在昆明,冬天也是温暖的。”
就像我在朋友圈写的那句话:“立冬,岁暖,人常安。”在昆明,这不仅仅是一句美好的祝愿,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照。
起身准备回办公室,阳光依旧灿烂。路过那几棵金灿灿的银杏树时,我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到好友群里:“月底,银杏黄时,不见不散。”
立冬了,但春天从未远离。这在别处或许是句矛盾的话,在昆明,却是最真实的日常。
愿你那里,也有冬日的暖阳;愿你的生活,也如昆明的冬天般温暖常安。









